水产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陆上水产养殖在日本也蓬勃发展。三文鱼是目前日本消费量最大的鱼类,其中鳟鱼三文鱼的需求量尤其大,适合在寿司和其他菜肴中生食。尽管目前大多数鳟鱼鲑鱼都是进口的,但日本各地的国内鳟鱼鲑鱼生产正在蓬勃发展。鱼病。例如,众所周知,虹鳟鱼等鲑鱼在喂食含有豆粕(一种鱼粉替代品)的饲料时会患上肠炎,导致其使用受到限制并需要采取对策。丁酸盐是结肠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并且具有抗炎作用,这对于维持健康的肠道环境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产生丁酸盐的细菌以及乳酸菌的兴趣一直在增长。
研究使用丁酸梭菌,一种用作人类益生菌的丁酸产生菌,已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虽然促进生长等某些效果已得到认可,但大多数丁酸梭菌菌株源自哺乳动物,最适生长温度约为 37 °C。另一方面,虹鳟鱼等鱼类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8°C或更低,这使得这些微生物很难在鱼类(尤其是冷水鱼)的肠道内扎根。因此,人们对来自鱼类的、更适合水产养殖品种肠道环境和温度的丁酸产生菌的需求不断增长。
日本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滋贺县水产实验站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从鱼肠中发现了产生丁酸的细菌。
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国内陆上水产养殖也日益活跃。然而,该行业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关键饲料原料鱼粉的枯竭以及鱼病的发生。因此,人们对通过鱼类“肠道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例如抑制疾病和促进生长。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丁酸产生菌对人类肠道健康有益,从而引发了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哺乳动物来源的丁酸产生菌的研究。然而,哺乳动物来源的丁酸产生细菌的最适温度与鱼类的生长温度显着不同,这给定殖带来了挑战。虹鳟鱼肠道中产生丁酸盐的细菌的发现,为使用“鱼类特有的丁酸盐产生细菌”的鱼类肠道新健康技术打开了大门。虹鳟鱼和其他鱼类,例如通过近海水产养殖生产的鳟鱼鲑鱼,有助于减少鱼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促进替代饲料成分的使用。
期刊: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
论文标题:鱼杆菌一代。十一月,SP。 11 月,厌氧产生丁酸盐梭杆菌科从虹鳟鱼肠道中分离出来的细菌
作者:竹内澪、菅原和宏
DOI:101099/ijsem000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