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了一种简单的测量技术来评估主动脉近端硬度,这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相关
- 使用与上臂血压测量相同的简单测量方式,减轻测试负担。
- 检测 30 多岁开始的近端主动脉硬化可能有助于更早、更灵敏地识别心血管疾病风险。

PWV测量:传统方法需要在双臂和腿部安装传感器,并在仰卧位(左)进行测量,但该方法只需要心音传感器和肱脉搏波传感器,并且可以在坐位(右)进行测量。
米乐m6官方网站 (AIST) 人类信息交互研究小组生理系统研究组组长菅原淳与东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系的 Hiroshi Tomiyama 教授和高级教授 Akira Yamashina(当时在研究中)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T) 的 Hirofumi Tanaka 教授合作,开发了脉搏波速度(PWV;baPWV、hbPWV 和 CAVI 也归类为 PWV)。
心血管疾病 (CVD) 是日本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一个重大的医疗负担。测量和评估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是日本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动脉僵硬度的全身指标,在中年(50多岁左右)后显着增加。要测量 baPWV,患者必须躺下,并将血压袖带缠绕在上臂和脚踝上。
相比之下,心臂脉搏波速度 (hbPWV)(在本研究中对其有用性进行了研究)是近端主动脉的硬度。由于近端主动脉僵硬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线性增加,最早从 30 多岁开始,因此评估 hbPWV 可能比 baPWV 更早、更准确地检测 CVD 风险。此外,通过同时测量心音和肱动脉脉搏波形计算出的 hbPWV 可以在坐姿下测量,类似于测量肱动脉血压的方式,从而减轻患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负担。
hbPWV 测量算法可以集成到点臂血压计甚至家用血压计中。这将增加测量动脉僵硬度指数的机会,并为早期发现 CVD 风险提供更多机会。
这项技术的详细信息发表于高血压研究2024 年 8 月 1 日。
CVD 是日本和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僵化是其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动脉僵硬度反映了动脉壁的硬度,作为 CVD 风险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而受到关注。
中央大动脉,例如主动脉和颈动脉,具有弹性,具有吸收心脏排出血流的缓冲作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失去弹性,缓冲功能减弱,心脏的慢性压力就会增加,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于动脉僵硬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通过测量尽早发现这种风险至关重要。
期刊:高血压研究
论文标题:心脏到臂脉搏波速度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横断面和纵向评估
作者:菅原 J、田中 H、山科 A、富山 H
DOI:101038/s41440-024-01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