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

 

更新(月/日/年):2023 年 10 月 12 日

为什么小行星龙宫在太空中和在实验室中看起来不同?

– 太空风化隐藏了水象星座 –

 
研究员) 松冈萌,地质与地理信息研究所遥感研究组研究员,KOUYAMA Toru,数字建筑研究中心地理信息服务研究组组长

积分

  • 我们对日本航天器隼鸟二号访问过的小行星龙宫的实验室测量和遥感光谱数据进行了直接比较。
  • OH吸收率,含水矿物结构水的指标,在遥感数据中比龙宫的实验室测量数据弱一半以上。
  • 最可能的原因是太空风化对龙宫表面的影响强烈。

新研究成果图


摘要

日本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与东北大学、日本原子能机构、东京大学、九州大学等合作,对小行星探测器隼鸟二号观测到的 Cb 型小行星龙宫表面的遥感数据与隼鸟二号航天器在不暴露于地球大气层的情况下带回地球的龙宫样本的实验室测量数据进行了直接比较。龙宫的遥感和实验室测量的反射光谱非常相似,但明显的区别是 OH 吸收带深度:遥感光谱的 OH 吸收带比实验室测量的光谱弱一半以上。为了弄清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我们使用与 Ryugu 类似的原始碳质球粒陨石进行了实验室实验和数据比较。然后我们发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龙宫表面约1/100毫米深的地方受到了太空风化、暴露于宇宙射线和宇宙尘埃引起的蚀变的影响,导致部分脱水和OH带减弱。我们的结果首次通过将小行星 Ryugu 的遥感与使用隼鸟二号收集的样本进行的实验室测量相结合而得以实现,并表明样本返回任务的重要性在行星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背景

小行星龙宫是最原始的小天体之一,有望保存有关太阳系形成和演化过程的信息。要了解这些天体由什么材料组成,样本返回,收集目标物体的材料并通过航天器将其带回地球,是除了望远镜观测和陨石分析之外的有力工具。一旦在收集的样本与其母体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就可以估计原始小行星上物质的准确信息。龙宫含有水和有机物,因此,利用隼鸟二号收集的龙宫样本进行详细调查有望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和生命的起源。





▲ 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