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

 

更新(月/日/年):2023 年 1 月 31 日

生活在南海海槽深层海底沉积物中的产甲烷微生物的特征

– 阐明甲烷水合物形成的线索 –

 
研究员) KATAYAMA Taiki,高级研究员,YOSHIOKA Hideyoshi,组长,KANEKO Masanori,高级研究员,SAKATA Susumu,特邀高级研究员,TAKAHASHI Hiroshi,日本地质调查局高级研究员

积分

  • 从含水合物海底沉积物中分离系统发育和代谢多样化的产甲烷微生物
  • 培养实验证明沉积物中的温度对于甲烷生产的重要性
  • 为阐明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和资源量评估做出贡献

新研究成果图

从南海海槽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的 6 种不同产甲烷微生物菌株的荧光显微照片
培育时间长达五年。产甲烷微生物在紫外线照射下显示出自发荧光。比例尺,10 µm。


背景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与石油和煤炭等其他化石燃料相比,其排放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更少。尽管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日本消耗的天然气95%或以上是由海外供应的。甲烷水合物(以下简称MH)在日本近海海底广泛分布,预计未来将成为国内天然气资源。在许多地区,海洋甲烷中的甲烷被认为是生物源的,即产甲烷微生物(产甲烷菌)的产物。然而,在含有 MH 的海底沉积物中,产甲烷菌的数量、多样性、生理学和生态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生物 MH 的形成过程以及改进其勘探和资源评估技术至关重要。

 

摘要

与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国家公司 (JOGMEC) 以及国立量子科学技术研究所 (QST) 合作,AIST 的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南海海槽东部深层海底沉积物中培养和表征了活产甲烷菌,那里广泛沉积了生物甲烷。比较了从海底到MH集中区的甲烷生产潜力的深度剖面和产甲烷菌分离物活性的温度剖面,表明产甲烷菌的生长温度是甲烷生产潜力的关键因素。这些发现可以更好地理解 MH 形成过程。





▲ 至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