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

 

更新(月/日/年):2020 年 12 月 3 日

过去 20 年沉积在地面上的烟尘颗粒的测量

– 新获得的用于评估气候变化模型中雪变暗效应的长期记录 –

 
研究员:金康直树,环境管理研究所大气环境研究组组长
 

积分

  • 测量了过去20年来札幌市和北海道利尻岛的烟尘颗粒表面沉积情况。
  • 2000 年和 2001 年席卷日本的亚洲沙尘似乎伴随着大量烟灰颗粒。
  • 暗示在验证数值模型时使用短期观测数据。

日本地质调查局新研究成果图

本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示意图


背景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地表雪烟灰污染的气候影响。通过从地表雪堆收集雪样并测量烟灰含量,在冰冻圈中进行了大量的实地研究。中纬度地区烟尘沉积的长期记录大多局限于喜马拉雅山脉和欧洲阿尔卑斯山获得的冰芯(冰雪的圆柱形样本)。这些采样点位于中纬度西风带,位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上风侧,估计目前那里的烟尘排放量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这些数据不一定适合分析中国排放的烟尘颗粒的影响。在一些观测中,报告了用漏斗瓶直接收集的雪和雨水中的烟灰含量,尽管最长的观测期只有三年半。

 

摘要

研究人员与北海道大学、山梨大学、北海道研究机构和名古屋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首次分析并阐明了过去 20 年来日本北部北海道札幌市和利尻岛元素碳(烟尘)颗粒表面沉积的变化。他们利用当地政府环境研究机构在酸沉积研究中使用的膜过滤器存储档案,开发了一种提取和分析这些过滤器上保留的烟灰颗粒的方法。过去20年所揭示的烟尘颗粒沉积量年际变化较大,2000年和2001年亚洲沙尘大量席卷日本时,烟尘颗粒沉积量显着增加。据推测,当年大量的包括烟尘在内的空气污染物随着亚洲沙尘一起被输送到日本北部并在那里沉积。沉积在冰雪上的烟灰改变了太阳反射率并改变了地表能量平衡,从而影响气候。这项研究中发现的烟灰沉积的巨大年际变化表明,使用短期采样的观测数据可能会导致在验证处理雪变暗效应的气候模型时产生错误的结果。





▲ 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