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16/06/28

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用于识别离子的分离器

-使用金属有机骨架作为锂硫电池隔膜-

积分

  • 使用金属有机骨架作为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中的隔膜
  • 证实了“离子筛”效应,可以让锂离子通过,但不能让多硫离子通过
  • 1500次充放电循环后运行稳定


 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会长:中钵良二】(以下简称“AIST”)能源效率研究部【研究主任:宗像哲夫】周浩信首席研究员(兼)南京大学教授(兼)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附属研究生院教授【院长:永田恭介】研究生院系统信息研究科结构与能源工程系工程博士,与 Matsunobu Kashiwa 等人合作金属有机框架用于电池隔膜,具有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特性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采用硫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具有较高的正极容量(理论值为1675mAh/g),因此有望成为下一代蓄电池。然而,它是放电反应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很容易洗脱到电解液中。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溶出的多硫化物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并且这种重复导致锂硫电池的容量劣化的问题。

 金属有机结构传统上被广泛用于吸附和分离气体分子,其功能也被称为“分子筛”。这次,我们使用金属有机结构作为锂硫电池的隔膜,认为这种“分子筛”也可以起到“离子筛”的作用,可以分离离子物种。这种隔膜可以防止洗脱的多硫化物离子迁移到负极,从而使新型锂硫电池能够长时间实现稳定的充放电循环。电流密度1C进行1,500次循环测试后,它仍保持900 mAh/g的高充电容量。该结果详情将于6月27日(英国时间)在英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自然能源

使用复合金属有机骨架膜作为离子筛隔膜的锂硫电池图示
复合金属有机骨架膜作为离子筛隔膜的锂硫电池


发展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由于环境和能源问题,电动汽车变得越来越流行。目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虽然已安装,但需要开发高性能蓄电池才能实现更长距离的行驶。锂硫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高级版本,理论上的电量是锂离子电池的两倍以上。重力能量密度的电池,研发正在进行中。然而,存在放电过程中多硫化锂从正极溶出的问题,这对电池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历史

 迄今为止,AIST已证明,以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为目标,通过将电极材料纳米化,可以实现高输出(2008 年 8 月 27 日 AIST 新闻稿)。预计还将显着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密度锂空气电池2009 年 2 月 24 日 AIST 新闻稿2012 年 11 月 5 日 AIST 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研发。目前,我们正在研究锂空气电池作为下一代蓄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也在开发中。

研究内容

锂硫电池利用负极中的金属锂和正极中的硫之间的电化学反应。随着放电的进行,正极的硫与负极的锂发生反应,生成多硫化锂作为放电中间产物(初始组成S8→李2S8→李2S6→李2S4→李2S2→李2S)。然而,李2S8,李2S6,李2S4溶解度高,在有机电解质中易溶解解离形成多硫离子(Sn2-:48)となり負極側に拡散する。多硫化物イオンは負極で金属リチウムにより酸化され、その一部は負極を被覆し、一部は正極に戻って、さらなる正極の酸化反応に関与する。このような正負極の間で繰り返し生じる多硫化物イオンの酸化還元反応(シャトル効果)は、リチウム硫黄電池の充放電の容量減少、エネルギー変換効率の低下とサイクル特性の劣化などの大きな要因となっている。この問題の解決法として、多硫化物の溶出を抑制する手法が以前から注目されていたが、多硫化物の溶出を完全に防ぐことは困難であった。 p="">

 这次,我们决定采用金属有机结构(传统上用于吸附和分离气体分子的“分子筛”)来限制多硫化物向负极侧的迁移,而不是阻止多硫化物的洗脱。

 金属有机框架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因为它们具有尺寸从亚纳米到几纳米的恒定尺寸的三维微孔。选择具有足够大的微孔的金属有机结构作为隔膜的材料,该微孔足以允许锂离子通过,但不允许多硫离子通过。此外,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是晶体,因此具有容易破碎的缺点,但在本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一种复合金属有机框架薄膜,该薄膜与氧化石墨烯层混合以赋予其柔韧性。当将该材料用作锂硫电池中的隔膜时,可以抑制有问题的穿梭效应,防止充电/放电容量的降低和循环特性的劣化,并确保长期稳定的充电/放电循环特性。

 图1显示了采用新开发的复合金属有机结构薄膜作为隔膜的锂硫电池,在室温下以1C(=1,673 mA/g)的电流密度反复充放电1,500次时的放电容量和放电容量库仑效率除了初始活化约100次之外,从100次到1,500次放电容量几乎没有劣化,并且第1,500次的放电容量仍保持900mAh/g,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

1C电流密度下测得的锂硫电池的放电容量与库伦效率图
图1 锂硫电池在1C电流密度下测得的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

未来计划

 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复合金属有机结构膜作为隔膜,开发出性能优异、实用的锂硫电池。



术语解释

◆金属有机骨架
金属有机框架(MOF:金属有机框架)是一种由金属与有机配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多孔配位网络结构的材料。它是一种三维微孔材料,比表面积远远超过常用的活性炭和沸石,有望应用于气体吸附、分离技术、传感器、催化剂等众多领域。[返回来源]
◆锂硫电池
以金属锂为负极活性物质、硫磺为正极活性物质构成的电池。[返回来源]
◆多硫化锂
锂硫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Li2Sn(2≤n<8)是含有两个以上硫原子的化合物,故称为多硫化物。其中,具有大量硫原子的多硫化物Li2Sn(48)は有機電解液への溶解度が高いため、有機電解液に溶け、それぞれの多硫化物イオンsn2-(48)となる。 dd="">
◆1C
1C是标称容量的电池恒流放电时正好一小时放电结束的电流值。这里,锂硫电池正极的理论容量为1,673mAh/g,因此1C下的电流值为1,673mA/g。[返回来源]
◆锂离子电池
该电池在目前实用的电池中具有最高的工作电压(3至4V),并使用钴酸锂等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石墨基碳材料作为负极,有机电解质作为构成材料。锂离子在充电期间从正极移动到负极,在放电期间从负极移动到正极,从而作为可再充电蓄电池工作。它们于20世纪90年代初投入实际使用,由于每单位电池体积或重量可提取的能量(能量密度)远大于其他电池类型,因此它们已成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不可或缺的电源。[返回来源]
◆重力能量密度
每单位重量的电池可以存储或提取的电能的量。电能表示为电池的平均电压与可提取的总电流容量的乘积。该值越大,能够覆盖预定量电能的电池重量越轻,有利于实际使用。[返回来源]
◆锂空气电池
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锂是金属中最容易电离的,因此当它作为负极时,可以与正极产生很大的电位差,从而产生很高的电压。此外,由于锂和氧都是轻元素,因此有望使电池变得更轻、容量更大,目前正在研究将其应用于汽车电池。[返回来源]
◆钠离子电池
与锂离子电池一样,该电池使用负极活性材料、正极活性材料和有机电解质作为构成材料,但通过使用钠代替锂,旨在克服锂的资源限制。它通过在充电期间将钠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以及在放电期间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来充当蓄电池。这种钠离子电池是研究人员在2000年代初提出的,但尚未投入实际使用。[返回来源]
◆库仑效率
库仑效率是蓄电池中放电容量与充电容量的比率。库仑效率的降低表明放电容量相对于充电容量降低,导致能量损失。[返回来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