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足迹?
什么是碳足迹?

2024/08/21
碳足迹
?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
社会关注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碳足迹?
产品碳足迹 (CFP) 是指根据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在采购产品和服务原材料的整个过程中,从使用到处置再到回收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 (GHG) 量2它是指转换为排放量的值。这使我们能够确定哪个产品/服务的 CO2可以“可视化”哪些排放量高、哪些排放量低。二氧化碳2通过查看排放量,消费者可以选择低碳产品和服务,为实现脱碳社会做出贡献。
CO2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减排刻不容缓。然而,CO2是看不见的,那么社会中有多少CO2有必要从数字上了解排放量。这就是碳足迹发挥作用的地方。这一概念将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使用、处置和回收的流程比作一个生命周期,并减少总体二氧化碳2它计算排放量并将其显示为具体数字。生命周期评估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工具。安全科学研究部可持续系统评估研究组高级研究员畠山博树将解释碳足迹的现状和AIST的努力。
什么是碳足迹
什么是碳足迹
碳足迹(以下简称CFP)是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使用、处置和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以下简称GHG)。2以数量来表示。
例如,汽车制造过程中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组装汽车和加工零件所需的能源外,我们还需要2由于用于制造零部件的金属是从海外进口的,因此排放量计算范围不限于日本。此外,如果要考虑驾驶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则需要根据动力源类型(汽油、电力等)和里程设置条件。因此,必须考虑其从原材料采购到使用、处置和回收的生命周期来评估CFP。这称为生命周期评估(LCA)。
关于碳足迹的可视化
可视化计算每种产品和服务的 CFP 并将结果显示为具体数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展示 CFP 有助于鼓励消费者采取环保购买行为。此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也有CO2通过 CFP 计算确定高排放区域并在那里集中采取对策,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减少排放是可能的。 “可视化”对于企业提出解决气候变化的对策非常重要。
碳足迹举措的现状
关于国际举措
除了气候变化之外,还存在空气污染、资源枯竭、过度用水等各种环境问题。欧盟 (EU) 正在努力将 16 种环境影响可视化为“环境足迹 (EF)”。然而,气候变化仍然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欧洲电池法规等规则正在出现,该法规要求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提供 CFP 报告。
此外,2023年6月,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的气候相关披露标准将修订为范围3*1因此,上市公司将有义务披露其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包括范围 3。
关于日本的举措
日本在经济产业省、环境省等四部委的倡议下于2009年启动了“碳足迹系统试点项目”。 2023年,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将联合发布指南和实用指南,为企业如何计算、显示和披露CFP以及如何考虑减排量提供具体指导。
此外,基于前面提到的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的行动,日本版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标准正在制定中。预计将鼓励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要市场上市的公司披露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3的讨论也在进行中。计算CFP需要供应链中不同行业的许多公司的合作。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构建绿色x数字联盟这样的跨行业框架来回应社会对“可视化”的需求。
碳足迹计算方法及问题
关于碳足迹计算方法
ISO14044 和 GHG 协议等国际标准显示了如何计算和报告 CFP。一般来说,流程如下。
① 将核算对象产品的生命周期分解为工序(各部件的制造工序、运输工序等)
②了解各工序的原材料、电力、环境有害物质等的投入/产出(库存数据)
③根据各原材料的使用量(活动量)和单位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系数)计算该工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④ 所有流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CFP的计算方法(来源:经济产业省“碳足迹指南(单册)CFP 实用指南」)
国际标准具有全面的内容,考虑到其在各种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产品类别规则(PCR)为特定产品提供了更具体的计算方法,也符合ISO的要求。
碳足迹挑战
计算CFP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工作负担很大。范围1和2是公司产生的排放量,相对容易计算,但范围3需要供应链的数据。目前,原材料供应商往往没有计算所需的数据,因此很难“可视化”整个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然而,使用 AIST 开发的数据库可以减轻这一负担。
AIST 的举措
由 AIST 开发“想法(环境分析库存数据库)”是一个提供超过 5,000 种产品和服务流程的库存数据的数据库。该数据采用基于“日本标准产业分类”和“产业统计调查商品分类”的分类代码系统进行组织,涵盖了日本几乎所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该数据主要基于统计数据,代表日本的平均流程。
CFP的计算很复杂,但是通过使用AIST的IDEA,您可以收集必要的信息。市场上也有使用数据库进行 LCA 的软件。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它,帮助实现可持续的碳中和社会。
范围3:范围1、2、3是与企业活动相关的三类温室气体排放源,三者之和就是整个供应链的排放量。范围3涵盖公司供应链之外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 (自然资源和能源局特别内容“您应该了解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术语 - 什么是供应链排放测量尺度“范围 1、2 和 3”)[返回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