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变革的想法必定处于研究的前沿。日本最大的公共研究机构之一 AIST 的官方网络杂志。

什么是 DAC(直接空气回收技术)?

什么是 DAC(直接空气回收技术)?

2023/08/30

#热门〇〇解说

DAC(直接空气回收技术)

-负排放技术有助于碳中和-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
社会关注的真正原因

  • #能源/环境约束响应
30 秒内解释

什么是 DAC(直接空气回收技术)?

DAC(直接空气捕获)是一种直接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 (CO2) 大气中约004%的稀释CO22CO2、将其冷却并以固体(干冰)形式回收。大气 CO2二氧化碳2收集后2并存放在地下等),DAC和CCS也称为DACCS。

争取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2不仅抑制排放,还抑制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2已经变得至关重要,并且对 DAC 的关注也迅速增加。大气CO2的DAC技术有多种类型,考虑到安装条件、能源成本、规模等,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研究和开发。在DAC技术中,CO22AIST正在开发离子液体膜制造技术和耐久性改进技术,目的是实现使用混合离子液体膜的DAC技术的商业化。我们向化学工艺研究部化学反应现场设计组组长牧野隆询问了DAC的概要和实际应用的努力。

目录

什么是 DAC(直接空气回收技术)

 DAC 是大气中的 CO2,CO22并存放在地下等),DAC和CCS连接起来称为DACCS。

到 2050 年二氧化碳2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零,即实现碳中和。然而,无论积累多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CO2有预测称排放量不会达到零。因此,CO2不仅抑制排放,还抑制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2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文章: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道路现已清晰可见

除DAC外,负排放技术还包括植树造林、矿物固定和生物质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2的BECCS(具有碳捕获和存储的生物质能源),但DAC因其占地面积小且可以安装在任何地方而引起了特别关注。

 DAC技术有以下四种方法。

DAC 类型 功能 主要材料
化学吸收法 通过使空气通过吸收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2和 CO 通过加热2 碱性水溶液
化学吸附法 通过使空气通过吸附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2和 CO 通过加热、减压和加湿操作2 碱金属盐
胺支撑的多孔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MOF)
离子交换树脂
膜分离法 通过使空气通过分离膜,大气中的CO2 聚合物膜
离子液体膜
低温分离法 CO2CO2将其变成干冰。  
DAC技术分类

 在欧洲和美国,不仅化学吸收和化学吸附方法的研发,而且大规模示范正在进行,有些公司甚至正在运行商业规模的设备。在日本,化学吸附法、低温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的研究和开发正在取得进展,预计分离过程中需要相对较少的能量。

DAC 技术的挑战

 DAC 的一个常见问题是能源成本高。风扇需要大量电能才能运行,从而将大量空气吹入 DAC 设备。而且,大气中的CO22比分离和回收技术更强大的CO2结合的材料是必需的。因此,CO2需要大量的热能和电能。

 如何为 DAC 提供必要的能量也必须考虑在内。二氧化碳2,使用化石燃料和二氧化碳发电2是本末倒置。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很重要,但目前日本无法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环顾世界,适合供应可再生能源的地区从空气中回收了二氧化碳2生产燃料。为了积极发展日本的DAC业务,关键是如何供应可再生能源。

DAC技术实际应用的努力

膜分离法CO2

 化学吸收法和化学吸附法利用CO被分离材料吸收和吸附2消耗大量的热能。另一方面,在膜分离方法中,通过使用真空泵降低膜另一侧的压力来除去CO2是选择性通过的。 AIST 重点研究这种膜分离方法,因为原则上它不需要热能。为了寻找更高功能的膜材料,我们通过改变材料的分子结构和混合比例来寻找最佳材料。

图
通过分离膜去除大气CO27817_7829

 我们的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一种使用一种称为离子液体的物质作为“膜”的膜分离方法。用于 DAC 的 CO2分离材料中含有大气中的稀二氧化碳22需要矛盾的能力能够轻松释放。最近,我们通过混合两种不同性质的离子液体,成功地实现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能力。通过将混合离子液体应用于多孔膜,可以产生与大气浓度相同的CO。2超过 70%2我们还成功开发了分离膜。 (2022/11/11 新闻稿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解决提高离子液体膜的耐久性和完善生产技术等问题,以使其实用化。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减少大气中CO2,而是通过改变混合离子液体的组成,各种CO2CO 定位源2我们相信它还可以开发成用于分离的离子液体膜。

DAC 展望

DAC 的 CO2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分离材料和分离技术。不仅需要检查研究,还需要进行论证,以确定哪些材料和技术适合哪些应用和地点。另外,CCS/CCUS不是个别公司可以完成的,而是CO2供应链至关重要。 DAC也不例外。除此之外,为了促进DAC的普及,还必须设计信用认证、标准、标准化等社会制度。 AIST希望与各种企业和相关组织合作,为DAC的社会实施和2050年碳中和的实现做出贡献。

对本文的反应

  •  

  •  

  •  

分享这篇文章

  • 与 X 分享
  • 在 Facebook 上分享
  • 在 LINE 上分享

对于那些对发表的文章、与 AIST 的合作、介绍的技术、研究成果等感兴趣的人

AIST 杂志中介绍的案例、结果和主题是 AIST 进行的研究和合作成果的一部分。
如果您对已发表的文章有任何疑问或对 AIST 的研究内容、技术支持、合作等感兴趣,请联系我们
请随时使用查询表与我们联系。

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版权所有 © 米乐m6官方网站 (AIST)
(日本公司编号 7010005005425)。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