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19/01/11

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只需在碳纳米管中添加一种添加剂即可获得高导电性涂膜

-显着减少制造时间和处理曲面的能力-

积分

研究人员谈论!观看 1 分钟视频讲解
“研究人员讲话!1 分钟解释”视频(1 分 58 秒)
  • 成膜后无需去除分散剂或掺杂等后处理步骤,可灵活控制膜厚
  • 耐高温、高湿环境,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弹性,适应各种基材和各种成膜工艺
  • 达到20,000 S/cm,与金属颗粒相当,有望在印刷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摘要

米乐m6官方网站[会长:中钵良二](以下简称“AIST”)电子与光子技术研究部[研究部部长Masahiko Mori]分子集成器件研究组首席研究员Ying Zhou和该部门副研究主任Reiko Asumi等人开发了一种仅通过使用分散液即可制造高导电性和高耐用性碳纳米管(CNT)透明导电膜的方法。

9042_9155兴奋剂需要单独进行,且成膜后必须去除绝缘分散剂,导致工艺复杂、步骤多且可成膜的基板数量有限。湿法生产的CNT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并将其应用于超越传统成膜工艺限制的广泛应用,挑战在于开发一种简单而高效的高质量薄膜的制造方法。这次我们使用了少量的CNT分散剂掺杂剂的两个功能聚合酸,我们开发了一种通过简单地将碳纳米管分散体涂覆到基板上来制造高导电碳纳米管薄膜的技术。该技术不仅大大缩短了高质量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造流程,而且可以在曲面、管内表面等多种基材上成膜。此外,溶剂可选用水、乙醇等环保溶剂,可以均匀地形成从几纳米的极薄薄膜到几十微米的厚膜的大面积薄膜,因此有望在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该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上纳米级2019 年 1 月 9 日(英国夏令时)。

概览图
可以通过简单的工艺生产高性能CNT透明导电薄膜

发展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物联网随着社会的进步,从电器到建筑、汽车和工厂,各种输入/输出设备都需要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而这些设备所必需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市场预计未来将会增长。为了满足如此广泛的应用的需求,需要可以使用更简单的方法制造并且可以沉积在各种基材上的透明导电膜。

氧化铟锡 (ITO) 膜,但由于难以处理未来物联网设备组件所需的膨胀、收缩和弯曲,因此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材料来替代 ITO。

研究历史

AIST一直致力于CNT透明导电膜的研究和开发,以实现工业应用。迄今为止,我们使用将碳纳米管分散在含有纤维素基聚合物的溶剂中的墨水,在塑料基材上形成均匀性优异的涂膜,并通过脉冲光烘烤等后处理,制造出高导电性的透明导电膜,通过将其与纳米颗粒结合,显着提高了导电性的长期稳定性,而这一直是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膜实际应用的障碍。2015 年 2 月 9 日2013 年 1 月 25 日 AIST 新闻稿)。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传统方法使用大量绝缘分散剂,因此为了实现高导电率,必须在成膜后去除分散剂并掺杂CNT。因此,我们致力于开发一种比传统方法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制造技术,并且还可以用于在各种基材上形成薄膜。

此项研究和开发的一部分得到了日本学术振兴会探索性研究科学研究补助金的支持。

研究内容

迄今为止,为了制作CNT透明导电膜,需要添加大量分散剂以将CNT精细分散,并且在成膜后,需要后处理步骤来去除绝缘分散剂并掺杂CNT以提高导电性。为了充分利用CNT透明导电薄膜可通过涂覆形成的优势,并将其应用于各种应用,面临的挑战是进一步简化制造工艺。

这次,如图1(a)所示,我们构建了一种聚合酸螺旋缠绕在碳纳米管周围的复合结构,并开发了一种分散液,可以用少量聚合酸均匀分散碳纳米管,同时对碳纳米管进行掺杂。由于仅使用少量的聚合酸,因此在形成CNT膜后无需除去聚合酸即可获得高导电性。此次开发的掺杂方法是电荷转移型掺杂,其中高分子酸的羧基从CNT中夺取电子。聚合物酸是常见材料,但由于它们是弱酸性,因此与强酸等典型掺杂剂不同,它们尚未被识别或用作掺杂剂。然而,这一次,我们找到了一种最佳的复合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聚合酸的掺杂效果。改进的直接注射热解合成 (eDIPS) 方法采用CNT与聚合酸最佳复合结构制成的CNT透明导电薄膜在550nm波长下的透过率为85%(基材透过率为100%时的相对值),方块电阻为60Ω/□,它表现出与掺杂强酸或光照射的CNT透明导电膜相当的透明度和导电性。

采用新开发的方法,唯一的后处理步骤是干燥涂膜,因此即使在易受强酸和热处理影响的塑料基板上也可以形成高质量的CNT透明导电膜。除水外,还可以使用乙醇、异丙醇、丙二醇等醇类有机溶剂作为溶剂,对环境友好。旋涂法刮刀法如图 1(b) 所示,我们能够在各种塑料基材上沉积均匀的 CNT 薄膜。此外,通过调节分散液中CNT的浓度,可以在大面积上均匀地形成薄膜,范围从几纳米的极薄薄膜(透明导电薄膜)到几十微米的厚薄膜(黑色、不透明导电薄膜)。当利用该技术形成约5μm厚的CNT薄膜时,电导率最高达到20,000S/cm,达到与金属纳米粒子相当的高电导率。

图 1
图1(a)新开发的CNT-聚合物酸复合结构(左示意图,右电子显微镜照片)
(b) 在各种塑料基板上均匀沉积CNT薄膜(约40 nm厚)(顶部仅是基板)
(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

新开发的CNT透明导电薄膜即使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的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能够长时间保持其方块电阻(图2)。这被认为是因为碳纳米管和聚合酸的复合膜的结构极其稳定,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长时间保持其原始结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得益于导电聚合物以及使用强酸掺杂和纳米粒子复合等传统技术获得的高导电性碳纳米管薄膜PEDOT/PSS更好和伊藤。此外,新开发的CNT透明导电薄膜即使在超过100万次弯曲和拉伸测试后仍保持高导电性。这被认为是因为不仅碳纳米管而且聚合酸都具有柔性的分子结构,因此由这些复合材料制成的导电膜也具有极耐弯曲、拉伸和变形的结构。

图 2
图2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测试和室温下的机械强度测试

13874_13998金属纳米线)制成的导电膜更长,该导电膜仍能保持更高的电导率(图3)。

图 3
图3 伸长率与电阻变化率的关系
(AgNW:银纳米线,CuNW:铜纳米线)

未来计划

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发CNT导电薄膜和CNT分散体的特定应用。我们还将建立量产技术和质量保证技术,将该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并促进与企业的广泛合作。



术语解释

◆掺杂/掺杂剂
向物质中添加少量其他物质以改变其性质的方法称为掺杂,少量添加的物质称为掺杂剂。特别是,常常通过添加少量的供电子物质或受电子物质来提高物质的导电性。[返回来源]
◆湿法/旋涂法/刮刀法
与使用真空设备蒸发材料并形成薄膜的干法工艺相比,湿法工艺是使用材料的溶液或分散体形成薄膜的方法,包括电镀法、涂覆法、溶胶-凝胶法和印刷法。特别地,通过施加溶液来形成薄膜的方法适合于增加面积。在涂布方法中,将相对低粘度的样品溶液(或分散体)涂布到基材上,然后在溶剂蒸发之前使基材高速旋转以形成膜的方法称为旋涂。 )涂在基材上,在溶剂蒸发之前,用锋利的刀片刮掉多余的溶液(分散液),同时保持基材和刀片之间的距离恒定,形成厚度均匀的薄膜。这种方法称为刮刀法。[返回来源]
◆聚合酸
一种表现出酸性的聚合物。分子中的羧基(-COOH)或磺基(-SO3H)等,并且通常是水溶性的。[返回来源]
◆物联网
物联网(物联网)。一个将我们周围所有以前未连接到互联网的事物(例如家电、汽车、建筑物和农场)连接到网络的系统。[返回来源]
◆伊藤
氧化铟锡的缩写将少量氧化锡与稀有元素氧化铟混合而成的化合物。由于其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透明度和高导电性,目前广泛用作触摸屏等设备中的透明电极。然而,由于它脆且抗弯曲能力弱,并且人们对铟的稳定供应存在担忧,因此需要替代材料。[返回来源]
◆改进的直接注射热解合成(eDIPS)方法
直接注射热解合成是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种,其中将含有催化剂(包括前驱体)和反应促进剂的含碳原料雾化并引入高温加热炉中,在流动气相中合成碳纳米管。DIPS:直接注射热解合成法)。改进的eDIPS方法可以通过独立控制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分解特性的含碳原料的供应来精确控制直径为2nm或更小的CNT的直径。 [返回来源]
◆Ω/□
欧姆平方。表示材料表面电阻的单位。[返回来源]
◆PEDOT/PSS
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的缩写在导电聚合物中具有特别高的导电性。[返回来源]
◆金属纳米线
一种线状金属,直径为几纳米到几百纳米,长度是直径的几十倍以上。[返回来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