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先进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会长中钵良二】(以下简称“AIST”)自旋电子学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汤浅真司】金属自旋电子学团队药师寺圭研究团队负责人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MRAM)的参考层中使用采用铱(Ir)的新间隔层,我们实现了大容量MRAM所需的性能。
高性能垂直磁化TMR元件是实现大容量MRAM的核心技术,由存储信息的“存储层”、氧化镁(MgO)制成的“隧道势垒层”和作为确定存储层信息标准的“参考层”组成。参考层由上铁磁层、下铁磁层和两层之间厚度约为05 nm的极薄间隔层组成。判断标准的稳健性(参考层的稳健性)是必需的。间隔层会影响参考层的强度,但这次我们发现,通过使用铱来代替迄今为止广泛使用的钌(Ru),我们可以获得比钌更强的参考层特性。此外,能够实现所需性能的间隔层厚度范围大约增加了一倍,这被认为使制造更容易(见下图)。铱间隔层提供了强大的参考层,有望彻底改变目前大容量MRAM中使用的标准钌,并为MRAM的大规模生产做出贡献。
该技术详情于 2017 年 2 月 27 日应用物理快报
 |
| 参考层间隔层的厚度与强度的关系 |
MRAM是新一代的,具有非易失性、高速、高耐重写性等特点,特别是从非易失性带来的节能角度来看通用内存吸引了人们的注意MRAM包括磁场写入型MRAM,当前写入类型MRAM (STT-MRAM)、电压写入型MRAM(电压扭矩MRAM)。基于垂直磁化TMR元件的STT-MRAM可实现千兆级大容量,日本国内外制造商正在将其商业化。此外,虽然电压-扭矩MRAM仍处于基础开发阶段,但预计它比STT-MRAM更省电、速度更快。 STT-MRAM和电压扭矩MRAM可以利用其非易失性的优势用作外围存储器,也可以用作超越传统半导体存储器(DRAM)的大容量主存储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许多移动IT设备和计算机将配备这些MRAM。
作为实现大容量STT-MRAM的核心技术,AIST于2004年发明了带有MgO隧道势垒层的高性能TMR元件,并于2008年作为“遗传功能技术项目”(与东芝公司共同研究)的一部分,开发了国内外领先的STT-MRAM,其中包括世界首个基于垂直磁化TMR元件的STT-MRAM原型(在IEDM 会议)。 2008 年 12 月 17 日(DOI:101109/IEDM20084796680),AIST 新闻公告 2004 年 3 月 2 日、AIST 新闻稿 2004 年 9 月 7 日、AIST 新闻公告 2004 年 11 月 1 日、AIST 新闻公告 2015 年 12 月 17 日)。我们目前正在开发超高容量STT-MRAM以取代DRAM,以及电压扭矩MRAM以取代SRAM。
TMR元件越小,就越难以确保“存储层的存储稳定性”和“参考层的强度”。关于存储层,AIST正在广泛进行材料开发,并且已经在实现20nm或更小直径的TMR元件方面取得了成果,这是替代DRAM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参考层的研究和开发还没有非常积极地进行,并且仅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才能实现20nm或更小尺寸所需的性能。因此,我们决定以超薄膜堆叠技术为基础技术,进行研发以提高参考层的强度。
这项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内阁府创新研究和开发促进计划(ImPACT)“实现无需充电即可长期使用的终极生态IT设备(2014-2019财年)”的支持。
图 1 显示了我们开发的垂直磁化 TMR 元件的轮廓。垂直磁化TMR元件具有参考层/隧道势垒层/存储层的基本结构,每层的厚度薄至几个纳米。参考层由上铁磁层、下铁磁层和两层之间的间隔层组成,间隔层(图中的铱间隔层)极薄,约为05 nm。
 |
| 图1包括新开发的参考层的垂直磁化TMR元件横截面的示意图和电子显微镜图像 |
在像参考层这样的三层结构中,上铁磁层和下铁磁层具有特征磁耦合(层间交换耦合)。当特定的间隔材料(例如钌或铱)薄至05 nm时,上下铁磁层的磁化方向相反(反平行),从而产生强耦合(反平行耦合)(图2)。如果反并联耦合强,参考层就会强,所以耦合强度如图2所示(J前) 需要增加。如代表图所示,TMR元件直径为20nm以下的MRAM需要J前约为 18 erg/cm2就是这样。该值也可以通过使用现有钌隔离物的参考层来获得,但是钌隔离物的厚度必须落在从038nm到大约048nm的01nm范围内。另一方面,采用新开发的铱间隔物J前的最大值为 26 尔格/厘米2和钌间隔物的最大值(22 erg/cm2) 与 12291_12321|) 相比增加了约 20%。另外,18 erg/cm2上面显示的间隔物厚度范围为038 nm至057 nm(019 nm),大约是钌间隔物厚度范围的两倍。这对于量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点,预计将极大地有助于提高新一代低功耗存储器MRAM的生产率。
 |
| 图2 参考层上下铁磁层反平行磁化耦合示意图 |
此外,当我们使用铱垫片评估 STT-MRAM 的性能时,我们发现数据读取特性 (MR比率)、数据写入特性和耐热性等各种性能与钌间隔层相当,并且通过使用铱作为间隔层,没有性能劣化,仅可以增加参考层的强度。预计不仅20 nm或更小尺寸的参考层,而且各代STT-MRAM、电压扭矩MRAM,甚至自旋扭矩振荡器件的参考层都将完全被铱垫片取代。
此次开发的含有铱间隔物的参考层可广泛应用于自旋电子器件。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基于该技术建立大容量STT-MRAM的量产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其他自旋电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