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14/06/09

米乐m6官方网站 开发显着提高下一代晶体管运行速度的技术

-为实现超低功耗集成电路做出贡献-

积分

  • 硅隧道FET的运行速度可提高10倍以上
  • 通过使用新技术增加隧道概率来实现
  • 高级研究与开发支持计划(FIRST)项目“绿色纳米电子核心技术开发”的资助结果


摘要

独立行政机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会长:中钵良二](以下简称“AIST”)纳米电子研究部[研究部主任安田哲二]新材料与功能集成组Takahiro Mori等研究人员是硅隧道场效应晶体管(tunnel FET)设计并演示了一种新的运行速度改进技术。该技术预计可将运行速度提高10倍以上。

 隧道FET是一种基于新工作原理的晶体管,在约02至03V的低电压下驱动,有望应用于超低功耗集成电路。但,隧道阻力很大。传统的硅隧道 FET,目前用于集成电路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相比,驱动电流仅为约1/100至1/1000。凭借这次开发的技术,隧道概率,我们将硅隧道FET的驱动电流增加了10倍以上。这有望提高运行速度,并被认为有助于硅隧道 FET 的实际应用,因为硅隧道 FET 在成本和批量生产方面都具有优势。

 有关该技术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将于2014年6月10日至12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国际会议“201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讨会”即将公布。

新开发的硅隧道FET的横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左)和该技术的概念图(右)
新开发的硅隧道FET的横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左)和该技术的概念图(右)


发展的社会背景

 在许多人拥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IT设备的时代,处理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导致IT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加,为了实现低能耗社会,将IT设备的功耗降低到超低功耗非常重要。此外,为了实现一个安全放心的社会传感器网络那么,恢复能量驱动的传感器即使使用少量电力。

 为了降低功耗,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各个晶体管的驱动电压的技术。迄今为止,MOSFET一直用于LSI,电源电压逐渐降低,但近年来已达到08V左右的稳定水平。为了克服这种情况,隧道FET作为替代MOSFET的新型晶体管而受到关注,并且有望在02至03V的极低电压下驱动。

研究历史

 绿色纳米电子中心 (GNC) 是一个位于 AIST 纳米电子研究部的合作研究机构,截至 2014 年 3 月,一直致力于基于新工作原理的晶体管研究,包括隧道 FET (2013 年 6 月 10 日 AIST 新闻稿)。

 这次为了解决驱动电流小导致运行速度慢的问题,我们将其应用到隧道结等电子杂质的中间电平来增加驱动电流。

 这项研究开发是在GNC在日本学术振兴会前沿研究开发支援计划(FIRST)的支持下进行的,该计划是由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2010财年至2013财年)设计的。

研究内容

10639_10695动量守恒定律。这次,我们通过在隧道势垒中引入等电子杂质形成中间能级,并让电子隧道穿过中间能级,放松了动量守恒定律的限制,提高了隧道概率(图1)。

图1根据中间能级存在或不存在而导致的隧道现象差异图
图 1 隧道现象的差异取决于是否存在中间能级

 图2显示了采用新技术和常规硅隧道FET在隧道势垒中形成中间能级的硅隧道FET的电流-电压特性。通过形成中间电平,获得了普通硅隧道FET的10倍以上的驱动电流。由于晶体管的工作速度与驱动电流量成正比,因此预计工作速度将提高10倍以上。

采用新技术形成的中间电平硅隧道FET与普通硅隧道FET的电流电压特性图
图2 采用新技术形成的中间电平硅隧道FET与普通硅隧道FET的电流-电压特性

隧道 FET关断电流体积小,待机功耗低。然而,有人担心新开发的技术可能会增加断态电流和待机功耗。图3显示了新开发的硅隧道FET和常规硅隧道FET的待机电流特性。没有观察到断态电流的显着增加,并且发现无需担心待机功率的增加。

采用新技术形成的中间电平硅隧道FET与普通硅隧道FET的待机电流特性图
图3 采用新技术形成的中间电平硅隧道FET与普通硅隧道FET的待机电流特性

硅,一种更简单的设备二极管当对硅二极管施加反向电压时,会产生隧道电流,但当应用新开发的技术时,流经硅二极管的隧道电流增加了735倍。在硅隧道FET中,驱动电流增加了10倍以上,但实际使用时需要将驱动电流增加100至1000倍。基于硅二极管中隧道电流的增加,人们认为硅隧道FET中的电流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增加。

硅二极管温度特性对比图
图4硅二极管温度特性比较

未来计划

 旨在进一步提高硅隧道FET的驱动电流。同时,利用该技术CMOS我们的目标是制作电路原型并演示其操作。



术语解释

◆隧道场效应晶体管(tunnel FET)
基于新原理的晶体管,利用晶体管开关的隧道效应实现快速开/关切换,并以低电压工作为目标。[返回来源]
◆隧道阻力
当电子由于隧道效应而穿过势垒并作为电流流动时产生的电阻。[返回来源]
◆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一种晶体管,其中栅电极通过氧化膜形成在诸如硅之类的半导体衬底上,源电极和漏电极形成在栅电极的两侧。源极对应输入端,漏极对应输出端,漏极电流由栅极电压控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目前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返回来源]
◆隧道概率
电子通过隧道效应穿过势垒的概率。如果概率很高,就会有大量电流流动。[返回参考源]
◆传感器网络
这里,我们指的是一种网络,其中许多具有无线功能的传感器放置在生活空间中,用于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健康管理等。具有无线功能的传感器需要以低功耗运行。[返回来源]
◆恢复能量
它是以前未使用过的微量能量的集合,例如光、热、无线电波和振动。将其转化为电能并用作动力源。[返回来源]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一种电路,其中使用微加工技术在硅等半导体基板上制造大量晶体管和其他元件。[返回来源]
◆等电子杂质
与使半导体成为n型或p型的杂质不同,添加到半导体中时不会产生电子或空穴的杂质。[返回来源]
◆动量守恒定律
一个物理定律,规定当物体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其动量(其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不会改变,除非施加外力。在隧道效应的情况下,电子的动量在隧道效应之前和之后不会改变。[返回来源]
◆关断电流
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流动的电流。这会产生待机功率。[返回来源]
◆二极管
由半导体制成的两端器件。由于它具有仅允许电流沿一个方向流动的整流作用,因此具有检测交流电流等功能。[返回来源]
◆CMOS
逻辑电路的基本配置之一。反转输入值并输出。由1个p型晶体管和1个n型晶体管组成。[返回来源]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