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行政机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会长:中钵良二](以下简称“AIST”)纳米电子研究部[研究部主任安田哲二]新材料与功能集成组Takahiro Mori等研究人员是硅隧道场效应晶体管(tunnel FET)设计并演示了一种新的运行速度改进技术。该技术预计可将运行速度提高10倍以上。
隧道FET是一种基于新工作原理的晶体管,在约02至03V的低电压下驱动,有望应用于超低功耗集成电路。但,隧道阻力很大。传统的硅隧道 FET,目前用于集成电路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相比,驱动电流仅为约1/100至1/1000。凭借这次开发的技术,隧道概率,我们将硅隧道FET的驱动电流增加了10倍以上。这有望提高运行速度,并被认为有助于硅隧道 FET 的实际应用,因为硅隧道 FET 在成本和批量生产方面都具有优势。
有关该技术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将于2014年6月10日至12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国际会议“201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讨会”即将公布。
 |
| 新开发的硅隧道FET的横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左)和该技术的概念图(右) |
在许多人拥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IT设备的时代,处理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导致IT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加,为了实现低能耗社会,将IT设备的功耗降低到超低功耗非常重要。此外,为了实现一个安全放心的社会传感器网络那么,恢复能量驱动的传感器即使使用少量电力。
为了降低功耗,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各个晶体管的驱动电压的技术。迄今为止,MOSFET一直用于LSI,电源电压逐渐降低,但近年来已达到08V左右的稳定水平。为了克服这种情况,隧道FET作为替代MOSFET的新型晶体管而受到关注,并且有望在02至03V的极低电压下驱动。
绿色纳米电子中心 (GNC) 是一个位于 AIST 纳米电子研究部的合作研究机构,截至 2014 年 3 月,一直致力于基于新工作原理的晶体管研究,包括隧道 FET (2013 年 6 月 10 日 AIST 新闻稿)。
这次为了解决驱动电流小导致运行速度慢的问题,我们将其应用到隧道结等电子杂质的中间电平来增加驱动电流。
这项研究开发是在GNC在日本学术振兴会前沿研究开发支援计划(FIRST)的支持下进行的,该计划是由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2010财年至2013财年)设计的。
10639_10695动量守恒定律。这次,我们通过在隧道势垒中引入等电子杂质形成中间能级,并让电子隧道穿过中间能级,放松了动量守恒定律的限制,提高了隧道概率(图1)。
 |
| 图 1 隧道现象的差异取决于是否存在中间能级 |
图2显示了采用新技术和常规硅隧道FET在隧道势垒中形成中间能级的硅隧道FET的电流-电压特性。通过形成中间电平,获得了普通硅隧道FET的10倍以上的驱动电流。由于晶体管的工作速度与驱动电流量成正比,因此预计工作速度将提高10倍以上。
 |
| 图2 采用新技术形成的中间电平硅隧道FET与普通硅隧道FET的电流-电压特性 |
隧道 FET关断电流体积小,待机功耗低。然而,有人担心新开发的技术可能会增加断态电流和待机功耗。图3显示了新开发的硅隧道FET和常规硅隧道FET的待机电流特性。没有观察到断态电流的显着增加,并且发现无需担心待机功率的增加。
 |
| 图3 采用新技术形成的中间电平硅隧道FET与普通硅隧道FET的待机电流特性 |
硅,一种更简单的设备二极管当对硅二极管施加反向电压时,会产生隧道电流,但当应用新开发的技术时,流经硅二极管的隧道电流增加了735倍。在硅隧道FET中,驱动电流增加了10倍以上,但实际使用时需要将驱动电流增加100至1000倍。基于硅二极管中隧道电流的增加,人们认为硅隧道FET中的电流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增加。
 |
| 图4硅二极管温度特性比较 |
旨在进一步提高硅隧道FET的驱动电流。同时,利用该技术CMOS我们的目标是制作电路原型并演示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