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行政机构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会长吉川博之](以下简称“AIST”)泛在能源研究部[部门负责人:Tetsuhiko Kobayashi]储能器件研究组[组长:Kuniaki Tatsumi]Mitsuharu Tabuchi,首席研究员,Tomonari Takeuchi,首席研究员,是一种不含钴的廉价且高容量的设备锂离子电池对于正极材料被开发出来。
锂离子电池由于重量轻、容量大而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但由于其电极主要使用储量有限的钴,因此价格昂贵。对于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的大型锂电池,需要不使用钴、价格便宜且具有高容量的新材料。
这次,我们开发了两种以廉价的铁和锰为主要成分的新材料,一种不含钛,一种含有钛。两者都超过了现有含钴正极材料的充放电容量,但含钛化合物的首次放电容量是现有材料的15倍以上(约260mAh/g)。另外,电烧结法,高输出成为可能此次获得的正极材料由铁、锰、钛等材料制成,这些资源丰富且廉价,有望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等大型锂电池。
 |
| 60℃时电池电压和充放电容量mAh/g(毫安时/克)特性(虚线为充电曲线,实线为放电曲线)。电流密度425mA/g(3小时率)。 |
该技术的详细内容将于2006年11月20日至22日在江户川区船堀塔厅举行的第47届电池研讨会上公布。
此外,这项研究开发是作为独立行政机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委托项目“燃料电池汽车等锂电池技术开发-锂电池元件技术开发-(使用贱金属元素的新型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开发)(2003-2003年度)”的一部分而进行的。
作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电源价格昂贵能量密度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预计它不仅适用于小型设备,还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力负载均衡系统的电池。为了让这种大型锂离子电池得到普及,不仅需要确保安全性和提高电池性能(更高容量、更高输出等),还需要开发由廉价且资源友好的原材料制成的材料。锂离子电池中最昂贵的材料之一是正极材料,约占电池材料成本的20-30%。目前,正极材料采用钴酸锂(LiCoO2),但由于钴资源分布不均、稀缺性和重要性,存在价格上涨的担忧。因此,镍酸锂(LiNi0.8公司0.2O2) 和尖晶石锰酸锂 (LiMn2O4) 正在考虑正极。然而,人们担心前者可能会降低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安全性,而后者据报道会因高温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三价锰离子的溶出而导致特性劣化。因此,对于大尺寸锂离子电池的优异正极材料、节省成本且廉价的需求日益增加。
到目前为止,在 AIST水热法为中心的湿化学制造工艺2二氧化锰3,李1+x(铁0.5锰0.5)1-xO2, 01 150mah="" p="">
通过进一步改进制造条件和化学成分,我们发现了一种含有铁、锰和钛的新材料,在60℃充放电测试中,其初始充放电容量约为260mAh/g(毫安小时/克)。该充放电容量超过现有的含钴正极的容量(200mAh/g以下)。虽然平均放电电压约为32V(基于锂电极),比现有正极低约05V,但正极活性物质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约800mWh/g以上)优于现有正极。该材料不仅在60℃下而且在室温下都表现出超过200mAh/g的容量,甚至在-20℃下也能放电。
此外,通过利用电流烧结法将技术与导电材料(乙炔黑等碳材料)相结合,可实现不含钛的含铁Li2二氧化锰3下,也可以放电至约20C(2550mA/g,1C设为1275mA/g),同时实现高输出。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含铁Li2二氧化锰3的充放电容量可以通过增加样品中的锂含量和减小成分颗粒尺寸来改善。为了提高充放电特性,在制造条件方面考虑了以下两点。
- 使用混合碱性水热法,其中在水热反应期间除了氢氧化锂之外还添加氢氧化钾。
- 煅烧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升温时间在内大约1小时。
通过应用这种混合碱性水热法包含在前体中尖晶石铁氧体通过创建几乎完全去除杂质的高度均匀的前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烧结,增加样品中的锂含量并抑制晶粒生长。如图所示。如图1所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确认所得粉末的一次粒径为100nm以下。
 |
| 图1左:新型铁锰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右:新型铁锰钛材料 |
通过将钛掺入占所有过渡金属20%的固溶体中,发现虽然在60摄氏度的测试中充电容量几乎保持不变,但放电容量显着提高,达到260mAh/g(毫安时/克)的值,是现有材料的15倍以上(参见概述页的图表)。
即使在30℃的温度下,该材料也显示出230mAh/g的放电容量,放电率5C的高电流密度下,仍保持135mAh/g的放电容量。即使在 20C 的较高电流密度下,我们发现与钛未溶解为固溶体的情况相比,其性能也得到了显着改善(图 2)。
 |
| 图2新型铁基正极材料30℃下48V充电后的放电特性 |
另外,如图3所示,可知固溶钛的制品的放电特性不仅在30℃的温度下得到改善,而且在0℃、-20℃等低温下也得到改善。
 |
| 图3新型铁基正极材料30℃、48V充电后的低温放电特性 |
接下来是不含钛的含铁Li2二氧化锰3使用机械熔合法将作为导电材料的乙炔黑涂覆在粉末表面后,使用电流烧结法将两者接合以结合含铁Li2二氧化锰3-乙炔黑复合物。在1C放电倍率下,复合材料的放电特性(图4)几乎没有差异,但随着电流密度增加到5C和20C,可以看出复合材料比两者的混合物具有更高的容量并抑制电压降。
 |
| 图4 新型铁基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复合材料在30℃充电至48V后与两者混合物的放电特性比较(使用乙炔黑作为导电材料) |
从上述结果中,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目前由资源丰富的元素制成的正极材料通过结合可控制化学成分和粉末性能的湿法制造技术以及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之间的粘合技术,有望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 图5低成本、资源节约型高容量、高产量正极材料开发概念图 |
为了比较原材料价格,我们参考试剂制造商的目录值,计算了采用固相反应法等常用制造方法制造1kg正极材料的原材料成本(表1)。新开发的材料是锰酸锂(LiMn)2O4)那么便宜,但目前的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的1/3,有望用作汽车正极材料。0.8公司0.2O2) 和锰酸镍锂 (LiNi1/3锰1/3公司1/3O2)价格的1/2。
表1 生产1kg正极材料时原材料价格对比

其目的是通过与电池制造商和材料制造商的联合开发,改善循环特性,进一步提高容量和产量,并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