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25/01/08

mile米乐官方网站 成功可视化金刚石表面上的单个原子

-开辟了在原子水平上分析金刚石装置的方法-

演示要点

  • 我们已经成功地可视化了金刚石表面的单个原子,并阐明了它们可视化的机制,金刚石有望成为最终的功率半导体。
  • 观察到影响金刚石薄膜生长和器件性能的原子级缺陷。
  • 预计这将极大地有助于阐明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机制和提高金刚石器件的性能。

概览图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金刚石表面的图像


摘要

东京大学前沿科学研究生院杉本义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与东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尾崎泰志助理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及米乐m6官方网站(AIST)先进电力电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小仓正彦领导的研究小组合作,开发出了一种在原子水平观察金刚石表面的技术。

金刚石作为终极半导体以及功率器件和量子器件的材料而备受关注。在器件制造过程中,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制造的器件越小,原子级缺陷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就越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器件性能,有必要在原子尺度上表征金刚石表面。

该研究小组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成功可视化金刚石表面上的单个碳原子的研究小组。该方法为金刚石的原子尺度分析打开了大门,有望在未来为阐明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机制和提高金刚石器件的性能做出巨大贡献。


演示内容

钻石是一个高级职业移动性(注1)·由于具有高热导率、高介电击穿电场等优异的特性,因此是有望成为最终半导体的材料。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存在气孔等。点缺陷(注2)和易位(注3)等被认为存在,这些是降低设备性能的因素。为了提高设备性能,有必要在原子尺度上可视化金刚石表面并了解其微观结构。到目前为止,尽管有几种显微技术可以进行原子尺度的结构分析,但金刚石表面上单个碳原子的可视化尚未实现。尤其是自古以来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观察(注4),但尚未达到原子级分辨率。其原因包括金刚石的低电导率和其表面碳原子的密度。

该研究小组在超高真空环境中运作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注5),我们成功地可视化了金刚石表面上的单个碳原子。

归 AIST 所有等离子体 CVD开发的高品质金刚石薄膜生长技术(注 6)通过优化薄膜生长条件能够创建原子级平坦的表面。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使用这项技术来制造钻石。(001)侧(注7)被用作样品。在这个表面上,碳原子成对排列(图1(a))。成对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仅为 139 Å(埃,1 Å = 十亿分之一米),因此很难可视化单个碳原子。这次,我们使用有源硅探针进行 AFM 观察。当探针靠近表面几埃的距离时,可以观察到单个碳原子,如图 1(b) 所示。这种基于 AFM 的技术使得分析金刚石表面上的点缺陷成为可能。

图1

图1金刚石结构模型和AFM图像
(a) 金刚石 (001) 面的结构模型。上图为从上方看到的结构,下图为从侧面看到的结构。黑色圆圈是最外面的碳原子,它们成对并稳定。

(b) 金刚石 (001) 面的 AFM 图像。单个碳原子被可视化。在右上角(白色椭圆)可以观察到缺少一对碳原子的空位。
(使用原始论文中的修改后的数字。)

 

固体物理研究所的 OpenMX 阐明了金刚石表面上单个碳原子可视化的机制第一性原理计算(注8)已执行。如图 2 所示,我们发现成对的碳原子有空间与尖端形成键。当他们将硅探针模型靠近金刚石表面模型时,他们再现了实验中检测到的碳原子的强信号。

图2

图 2:第一性原理计算中使用的金刚石 (001) 平面和 AFM 尖端模型
这显示了探针尖端的硅原子与金刚石表面的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合。最外面的碳原子可以与从真空侧接近的原子相互作用的区域以蓝色(箭头)显示。您可以看到键是对角线形成的。
 

既然我们已经证明可以在原子尺度上分析金刚石表面,我们可以为提高未来金刚石设备的性能做出贡献。例如,通过分析在各种条件下生产的金刚石薄膜并检查其平坦度和缺陷分布,可以阐明生产在原子水平上平坦且清洁的金刚石薄膜的条件。此外,利用本课题组开发的单原子元素识别方法*,还可以分析金刚石表面的掺杂剂和杂质原子的分布。预计这将使评估量子器件并利用缺陷探索新功能成为可能。

*新闻稿“原子尺度的终极化学分析 - 成功识别出附着在样品采集探针尖端的单个原子的元素”(2020/3/13)
https://wwwku-tokyoacjp/information/category/press/8097html

 

演讲者/联合研究组信息

演示者
东京大学
前沿科学研究生院
杉本义明教授

凝聚态研究所
尾崎大辅教授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先进电力电子研究中心
小仓正彦,首席研究员

联合研究小组
东京大学
前沿科学研究生院
东京大学
凝聚态研究所
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先进电力电子研究中心
·研究生张润南
·安井由纪助理教授
·杉本义明教授
·福田正宏助理教授
·尾崎大辅教授
·首席研究员小仓正彦
·研究组组长牧野俊晴
·研究中心副主任竹内大辅
 

论文信息

杂志名称:纳米字母
标题:利用近接触原子力显微镜对金刚石 (001) 表面进行原子观察
作者姓名:Runnan 张、Yuuki Yasui、Masahiro Fukuda、Taisuke Ozaki、Masahiko Ogura、Toshiharu Makino、Daisuke Takeuchi、Yoshiaki Sugimoto*
DOI:101021/acsnanolett4c05395
网址: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4c05395

 


术语表

(注1)移动性
代表电子在固体中移动的难易程度。更高的移动性有利于更快的设备。[返回来源]
(注2)点缺陷
晶体中的原子呈周期性排列,但存在破坏周期性的缺陷,例如原子缺失或被不同类型的元素取代。这种原子级缺陷称为点缺陷。[返回来源]
(注3)错位
晶体中的线性缺陷。与点缺陷一起,这是器件性能恶化的原因。[返回来源]
(注4)扫描隧道显微镜
一种显微镜,通过将锋利的针(探针)靠近待观察物体(样品)并测量探针和样品表面之间流动的电流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只能观察导电样品。[返回来源]
(注5)原子力显微镜(AFM)
一种显微镜,通过将锋利的针(探针)靠近待观察物体(样品)并测量探针尖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上的原子之间作用的力来观察样品的表面。无论样品的电导率如何,都可以使用它。通过检测探针所附的板簧的偏转,可以测量探针尖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之间的微小力和键能。[返回来源]
(注 6)等离子体 CVD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是一种利用微波等将原料气体转变为等离子体并激活化学反应来形成高质量薄膜的方法。[返回来源]
(注7)(001)侧
晶体的表面用指数(米勒指数)表示,该指数表示晶格中的晶体方向或晶面。金刚石(001)面是最简单的表面,常用于器件中。[返回来源]
(注8)第一性原理计算
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通过数值计算来计算材料的稳定结构和物理性质的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主要用于计算材料表面等大规模系统。超级计算机用于计算数百个原子的系统。[返回来源]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