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中国地区采集的土壤样本的化学特征并创建重金属的浓度分布
- 评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供风险级别信息
- 可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的基础材料

(上图)过去已实施矿山废水砷对策的主要矿山(红色)(右图)中国地区砷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图(摘自表土评估基本地图-中国地区)(RfD[%]: 参考金额的百分比)
米乐m6官方网站(以下简称“AIST”)根据中国地区表层土壤调查及其地球化学信息提供地球化学信息自然衍生的背景信息我们根据这些可视化了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风险表层土壤评价基本图~中国地区~已出版。四国、九州、冲绳地区的基本土壤评价图已经完成。这次,由于中国地区的开发,加合物日本西南部具有地质结构的土壤的背景信息已被揭示。中国地区有着开采许多金属矿床的历史,并已采取措施防止由此造成的采矿污染。过去曾有因采矿活动而导致铜、砷、镉等污染农田的历史,部分地区也有因砷造成人类损害的报道。从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来看,高浓度往往存在于基质、增生矿床或后续采矿活动积累的区域,但高流动性有毒元素往往仅在河流下游地区表现出高淋失量。这些关于土壤化学成分的背景信息和计算出的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风险信息可用于各种基础设施开发期间的环境措施以及发现土壤污染时的清理活动。
Junko Hara(产业技术研究院地圈资源环境研究部地圈环境风险研究组组长)
Kyohei Tsuchida(产业技术研究院地圈资源环境研究部地圈环境风险研究组研究员)
川部义成(早稻田大学创意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资源工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