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官方网站(以下简称“AIST”)人类信息交互研究部行为信息设计研究组首席研究员 Hiroshi Watanabe 和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电机”)开发总部综合设计实验室已同意遵守第 1 部分(ISO 23456-1:2021 物理环境中的动态标志),这是国际标准化标准对动态标志的总体要求。 1:通用要求)并导致其标准化。
动态标牌是根据情况动态改变显示内容的信息呈现技术的总称。它可以提高对指导和警告标志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可见性、可达性和安全性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为此,AIST进行了人体工程学实验,三菱电机在车站、体育设施等处进行了演示实验,以验证标志的有效性。这些结果被总结为要求并提出了第 1 部分,从而实现了标准化。
遵循这一国际标准,通过进一步建立较低级别的单独标准,将有可能推动制定利用动态标志技术的标志的指南。预计这将导致创建一个坚持无障碍概念的社会,容纳不同年龄段、文化、感知和身体特征的人们,例如老年人和轮椅使用者。
图1 动态标志国际标准中包含的概念
|
图2 公共空间的实用形象
|
近年来,使用动态标志来引导和警告人们的做法已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提高公共空间便利性的标志需要可见性以提高认识和理解,以及灵活性以允许更改内容以适应情况。动态标志可以满足这两个要求。特别是,根据观看者和周围环境改变显示的技术将在人与环境通过数字技术连接的物联网时代发挥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关于动态标志的可见性和安全性的人体工程学要求尚未建立,导致人们担心这些标志可能会引起误解和混乱。为了尽可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需要对动态标志的设计和使用建立统一的标准。
为了建立动态标志的国际标准,AIST 和三菱电机与 ISO 接洽,并于 2018 年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组 ISO/TC 159/SC 5/WG 7“物理环境中的动态标志和信号”,并提出了要求。随后的国际会议上的讨论导致了该国际标准第一版的出版。
这项研究和开发是在经济产业省委托日本标准协会的“动态签名国际标准化(2017-2021)”项目下进行的。
最近制定的国际标准从可见性、安全性和可访问性的角度总结了需要考虑的事项。这些数据基于 AIST 先前获取的数据以及为制定该标准而新获取的数据。
(1) 可见度
作为视觉心理项目,基于使用 VR 技术对数百名受试者进行实验获得的知识(图 3),我们描述了角色的呈现、如何移动符号、大小、颜色、对比度、呈现时间、呈现位置等。
(2) 安全
基于 2005 年以来进行的视频生物安全性研究结果
光敏性癫痫发作、
影像晕眩之类的项目列出了有关图像引起的意外生物效应的信息。
(3) 辅助功能
我们列出了颜色、对比度和文本的使用,作为针对具有各种属性的人(例如老年人和轮椅使用者)的项目。

图 3 使用大型 VR 的人体工学实验
三菱电机进行了论证实验,以证明本次提出的国际标准在车站、综合体育设施等公共设施中的有效性。通过这次演示实验,我们能够确认动态标志可以有效地解决每个设施面临的引导问题。实验中,三菱电机的产品“露台指南®被使用了。通过在地板上显示高度可见的灯光动画标志,可以提供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指导和警报。

图4 示范实验(左:车站,右:体育设施)
由于动态标志标准的范围广泛,我们正在考虑为标准体系提出一个层次结构。今年的总体要求第1部分概述了动态标识设计和使用时必须考虑的事项,是标准体系的顶峰。
我们将继续进行人体工程学实验并获得基于科学的数值。我们将在第 2 部分及后续部分中针对可视性、安全性和可达性等各个问题编写详细的数值标准,并编制我们的建议。 ISO/TC 159/SC 5/WG 7工作组计划在2021年底之前提出可见性和安全性的单独标准,并在2022年提出无障碍性的单独标准。提案提出后,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的讨论,以便发布该标准。由于动态标志在公共和私人设施中被许多人使用,因此有必要不仅广泛征求设施运营商和设计者的意见,而且还广泛征求设施使用者的意见。 AIST和三菱电机正在运营“动态标志国际标准化委员会”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场所,并希望许多组织能够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