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18/11/12

mile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v 西之岛喷发再现了大陆形成的证据


1。概述

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机构海洋钻探科学研究开发中心(会长:Asahiko Taira,以下简称“JAMSTEC”)高级研究员田村义彦(Yoshihiko Tamura)和技术人员佐藤智树(Tomoki Sato)将由米乐m6官方网站(所长:Ryoji Chubachi,以下简称“AIST”)任命活断层和火山研究部首席研究员 Osamu Ishizuka 合作我们与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 Alexander R L Nichols 教授合作,收集并分析了小笠原群岛西之岛海底和陆地上喷发的熔岩(图 1、2、3 和 4)。结果,我们发现西之岛正下方的地幔正在融化并喷出安山岩浆。

安山岩浆是太阳系中一种独特的只向地球喷发的岩浆,作为形成大陆地壳的原料,深入参与了地球表层的形成。该研究小组提出了西之岛安山岩浆喷发可能再现大陆面貌的假设(2016 年 9 月 27 日报道),但这项研究的结果证明了这个假设。

到目前为止,独特的博宁石这样的安山岩浆直接从地幔生成,这项研究首次在目前活跃的海底火山安山岩中发现了这一点的证据(图 5、6、7 和 8)。这一结果预计将在阐明地球上大陆的起源和阐明形成人类活动基础的土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 JSPS 科学研究补助金 JP17H02987 和 JP17K05686 以及韩国能源技术评估研究所国际能源联合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支持。此外,该结果利用了与日本广播公司(以下简称“NHK”)共同研究获得的知识。

这项研究成果于11月9日(日本时间)发表在日本地质学会国际期刊《Island Arc》上。

标题:小笠原弧上的西之岛火山:来自海洋的新大陆?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iar12285
作者:田村义彦1,石冢修1, 2,佐藤智树1,亚历山大·R·L·尼科尔斯3
1。 JAMSTEC 海洋钻探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心、2 AIST 活断层和火山研究部、3 坎特伯雷大学



2。背景

大陆的平均成分是安山岩,而海底则由玄武岩构成。人们认为,形成大陆的安山岩具有在大陆上喷发的特征,但最初被海洋覆盖的地球上大陆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大难题。

与此同时,西之岛于 2013 年 11 月爆发了 40 年来的首次喷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可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诞生提供线索,而这一过程可能正在重现“大陆的诞生”(图 1 和图 2)。

2016年,该课题组根据前期对包括西之岛在内的伊豆-小笠原岛弧和北美阿留申岛弧的研究,发现安山岩岩浆具有从地壳薄的大洋岛弧喷发的特征,并提出了“大陆形成于海洋”的新假说。

不过,当时的研究并未包括对西之岛上最近喷发的熔岩或喷发后在海底迅速冷却的岩石样本进行分析,因此必须对这个样本进行分析和验证,以证明这一假设。

为此,本研究小组利用JAMSTEC的海洋研究船“夏岛号”、深海潜水研究船支援母船“横须贺号”、私人研究船“海洋丸3号”和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对西之岛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从喷出的熔岩成分中调查地幔和岩浆的起源,并收集和分析熔岩。首次使用各种方法对直接从西之岛及其周围水域采集的岩石样本进行综合分析。

3.结果

西之岛是一座巨大海底火山的顶部,从 3000 米深处升起(图 4),火山建筑物的大部分位于海面以下。对从陆地和海底采集的熔岩进行分析,再次证实西之岛海底火山的主体是安山岩。另一方面,人们发现周围海域的小海丘是由玄武岩熔岩构成的,它是在地幔中形成的原生岩浆的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玄武岩变为安山岩。

接下来,为了澄清形成西之岛的安山岩浆的起源,我们分析了在海底快速冷却的熔岩。这是因为水下喷发的熔岩保留了其原始矿物组合和早期因快速冷却而结晶的橄榄石(图5)。因此,安山岩和橄榄石的成分揭示了西之岛正下方的地幔中岩浆是如何形成的。

2016年,我们提出了安山岩浆直接生成于海底以下地幔中的新假说。现在,通过对西之岛及其周边海域熔岩的观测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了安山岩浆直接生成于海底以下地幔中的证据。通过验证这一假设,我们已经接近解开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大谜团:地球上的大陆是如何形成的(图 6)。

特别是,研究表明,需要像西之岛那样的薄地壳(图 7)才能直接在地幔中生成安山岩。西之岛的安山岩有一个负异常,它含有的Eu(铕)元素比元素周期表上邻近的稀土元素要少。为了澄清这种异常的原因,我们研究了是否可以通过假设形成岩浆源的各种地幔岩石来解释铕的负异常。结果表明,岩浆来源为含有斜长石的橄榄岩,仅在地下30公里以下的深度才稳定。换句话说,为了在地幔中产生安山岩浆,地幔必须位于较浅的位置,即地壳必须很薄。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之前的假设。如果地壳超过30公里,如伊豆大岛和三宅岛,就没有含有斜长石的橄榄岩,因此地幔中不产生安山岩。

作为大陆物质的安山岩仅在像西之岛这样地壳薄的海洋岛弧中地幔中生成,这一事实改变了传统观点的大陆形成机制(图8)。

4。未来展望

未来,我们将验证这一假说是否也适用于其他薄壳海底火山,以及薄壳大洋岛弧的地幔中是否生成安山岩浆。对新西兰汤加-克马德克弧的调查和分析也正在进行中,该弧与日本伊豆-小笠原弧具有相似的地壳结构,预计将提出新的大陆形成理论。火山活动往往给人带来灾难的印象,但它也有丰富人类生活的一面,它深深扎根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基础设施中,从温泉到土地的形成。我们认为继续调查和研究海底火山非常重要,因为基本的了解将带来更好的共存以及与自然的共存。

图 1
图1。西之岛的大小东西长约2,160米,南北长约1,920米,面积296平方公里(日本海上保安厅,2017年8月24日)。它比东京巨蛋大62倍。 ©日本海上保安厅

图2
图 2 2017 年 7 月从深海研究潜水器支持母船横须贺号拍摄的西之岛喷发。©JAMSTEC

图3
图3。使用深海拖曳测量系统“Deep Tow”对西之岛进行测量。陆地上的熔岩由 NHK 使用无人直升机收集,海底熔岩由 JAMSTEC 使用深拖曳收集。分析和分析均在 JAMSTEC 进行。 ©2018 田村义彦
(深拖:http://wwwjamstecgojp/j/about/equipment/ships/deeptowhtml

图 4
图 4 西之岛位于东京以南 1,000 公里处,大部分火山大厦低于海平面。西之岛是一座从3000米深处生长出来的底部直径50公里的巨大海底火山,西之岛是露出海面的直径2公里的山峰。西之岛以北有星期六海山、星期五海山等七代海山,以南有贝泻海山、铠德海山等海底火山。 ©2018 田村义彦

图 5
图 5。
(a) 西之岛安山岩的薄片照片。斑晶很少,橄榄石稳定存在。
(b) 玄武岩熔岩从西之岛周围的海山中喷发。含有大量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它的喷发早于西之岛,起源于更深的地幔。 ©2018 田村义彦

图 6
图 6 使用西之岛安山岩和橄榄石的晶体分化图。追踪西之岛安山岩的根源。横轴表示熔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二氧化硅含量在53%以下定义为玄武岩,二氧化硅含量53-63%定义为安山岩。纵轴为熔岩中所含氧化铁与氧化镁的重量比(FeO*/MgO),当该比值小于1时,认为与地幔处于平衡状态。橄榄石的分离趋势表明,西之岛的安山岩根源于地幔中形成的原生安山岩岩浆。此外,平均大陆地壳位于西之岛和原生安山岩之间。西之岛正下方的地幔是斜长橄榄岩,原生安山岩浆(与地幔平衡的安山岩浆)是由斜长橄榄岩部分熔融直接生成的。 ©2018 田村义彦

图 7
图7。西之岛的地壳厚21公里,是距离地幔最近的岛屿之一。在这薄薄的地壳之下,斜长石橄榄岩形成了地幔,其中斜长石是稳定的。西之岛的安山岩是由斜长橄榄岩熔融形成的。 ©JAMSTEC

图 8
图 8。西之岛上岩浆形成的变化。在更古老的时代(78万年前),地幔深处熔化并产生玄武质岩浆(1),并通过岩浆室(2)喷发。这些岩浆在周围水域形成了小山丘 (3)。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活动导致地幔温度升高,导致地壳正下方的浅部(斜长橄榄岩)融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玄武岩岩浆在地幔深处形成,它也会与地幔较浅部分发生反应,形成安山岩岩浆。 (4)。这会通过当前的西之岛岩浆室 (5) 喷出安山岩浆 (6)。 ©2018 田村义彦


术语解释

◆骨感之夜
镁含量高的安山岩熔岩在俯冲带形成的早期阶段喷发。小笠原的父岛在大约 5000 万年前曾发生过火山喷发。它是一种直接在地幔中形成的安山岩,但人们认为它只在独特的条件下形成,例如在俯冲带形成期间。[返回来源]
◆原生岩浆
当上地幔部分熔化时,岩浆首先形成。由于它是新形成的未分化岩浆,因此也被称为原始岩浆。在作为熔岩喷发到地球表面之前,原生岩浆随着温度下降而结晶,并且随着结晶矿物和剩余岩浆分离(结晶分异),其成分发生变化。此时第一种结晶的矿物是橄榄石。因此,可以根据含有橄榄石且晶体较少的岩石来估计原生岩浆。[返回来源]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