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18/08/31

mile米乐m6官网 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设计蛋白质

-有望加速各种功能蛋白的开发-

演示要点

  • 开发一种利用人工智能简化蛋白质功能修饰的方法
  • 通过让人工智能从少量实验数据中学习,可以提出一组富含具有所需功能的蛋白质的突变体(智能热库)
  • 证明该方法在荧光蛋白功能修饰方面的有效性


摘要

米乐m6官方网站东北大学工学研究生院梅津光男教授人工智能研究中心RIKEN 高级智能项目中心研究员 Yutaka Saito、高级研究员 Toshifumi Kameda 和团队负责人 Koji Tsuda 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实验,成功开发了一种比传统方法更有效地对蛋白质进行功能修饰的方法。

研究小组将此方法应用于将绿色荧光蛋白(GFP)修饰为黄色荧光蛋白(YFP)的问题,并成功发现了许多比已知YFP具有更高荧光性能的新YFP。这种方法有望加速各种功能蛋白的开发,例如可用于药物、食品和环境的抗体和酶。

该研究成果于 2018 年 8 月 13 日(美国时间)发表为“ACS 合成生物学(网络版)''。这项研究还得到了科学研究补助金的支持。


研究背景

在生物工业的研究和开发中,广泛需要修饰抗体和酶等功能蛋白以改善其功能。常规方法是在目标蛋白中引入随机突变,制备大量突变蛋白(文库),然后通过实验寻找具有所需功能的蛋白。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成本来对大量突变体进行实验。此外,由于可能的变体数量巨大,因此文库很可能不包含具有所需功能的蛋白质。

这项研究的结果

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人工智能简化蛋白质功能修饰的方法(图1)。在该方法中,我们首先通过常规随机诱变制备少量突变体并进行实验以获得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接下来,我们使用贝叶斯优化(一种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应该引入哪些突变以获得具有所需功能的蛋白质。这使得提出一个小规模突变组(智能热库)成为可能,该突变组包含丰富的具有所需功能的蛋白质,并且允许以低成本进行实验。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将绿色荧光蛋白(GFP)修饰为黄色荧光蛋白(YFP)的问题,并成功发现了许多比已知YFP具有更长波长和更高荧光强度的新YFP(图2)。通过常规随机诱变制备的文库仅含有约3%的黄色荧光蛋白,但使用该文库作为训练数据的人工智能提出的文库含有极高比例的黄色荧光蛋白,约为70%(图3)。这一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在修饰蛋白质功能方面是有效的,我们希望这种方法未来能够应用于开发可用于医药、食品和环境的各种功能性蛋白质,例如抗体和酶等。

论文信息

主题:
用于荧光蛋白定向进化的机器学习引导诱变
作者:
斋藤裕1,2,及川美咲3,中泽光3,二出彻平3,龟田智1,津田浩二4,5,6和梅津光夫3,5
隶属关系:
1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中心2米乐m6官方网站 AIST/早稻田大学生物系统大数据分析开放创新实验室,3东北大学工学研究生院4东京大学前沿科学研究生院5理化学研究所高级情报项目中心6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综合材料开发和信息基础设施部门
杂志:ACS 合成生物学
网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synbio8b00155
DOI:101021/acssynbio8b00155


图1
图1 利用人工智能改善蛋白质功能及其在荧光蛋白中的应用

图2
图2 人工智能提出的突变体的荧光表现

图3
图3 利用人工智能成功提出了富含目标蛋白的文库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