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16/07/25

米乐(中国)官方网站 开发出即使在无线电波无法直接到达的环境下也能稳定控制机器人的技术

-展示通过天空中的无人机远程控制视线之外的小型四轮机器人的能力-

积分

  • 新开发的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其他机器人远程控制视线之外的机器人
  • 即使机器人之间的通信路径因移动而发生变化,通信也会继续而不会中断
  • 预计有助于遥控机器人在无线电波容易因障碍物等中断的环境中稳定控制操作


 作为由内阁府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主席:坂内正男)和国家先进产业技术研究所(AIST,主席:中钵良二)领导的创新研究和开发促进计划(ImPACT)艰难机器人挑战赛(项目负责人:田所聪)的一部分(智能系统研究部野外机器人研究小组 Susumu Kato(研究组组长)的小组是用于远程控制位于控制无线电波无法通过其他机器人直接到达(视线外)的位置的机器人并监控其状态的技术在实验中,我们证明了可以通过天空中的无人机控制视线之外的小型四轮机器人。这项技术是采用即使机器人之间的中继路径因机器人移动而频繁变化时通信也不会中断的方法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例子。传统技术存在每次切换中继路线时通信都会被切断的问题,导致机器人在此期间无法进行操作。有了这项技术,即使当一个机器人移出视线之外(这通常是无法控制的)时,其他机器人也可以相互协作以适应周围环境并确保稳定的控制通信线路。为在无线电波难以传播的环境中实现坚固的机器人系统做出贡献可以。

这一成果是通过以下商业和研究项目获得的。

内阁办公室创新研究与发展促进计划 (ImPACT)

http://wwwjstgojp/impact/

 

项目经理:田所聪

研发计划:艰难的机器人挑战赛

研发挑战:针对坚固机器人技术的坚固无线技术的研发

研发经理:Ryu Miura(国立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

研究期限:2015-2016

 

在这个研发项目中,我们正在研究和开发一种用于机器人控制的坚固无线通信技术,即使在无线电波难以传播的环境中也能防止断开连接。

项目经理 Satoshi Tadokoro 的评论

田所聪项目经理

 ImPACT Tough Robotics Challenge 促进项目研发,旨在创造各种“坚韧耐用”的技术,这些技术对机器人用于防灾、应急、恢复、救生和人道主义贡献至关重要,并通过创造新业务来刺激防灾领域的社会创新和产业创新。

 通过无线通信进行远程控制和信息传输对于平时用于灾害现场应急响应和防灾(检查等)的机器人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存在一个问题,即机器人隐藏在建筑物后面,或者无线电波被地形或树木阻挡,导致通信不稳定,这是操作机器人时的一个主要问题。

这项研究是一项实用技术,通过使用机器人进行无线中继,确保稳定的通信,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延迟。无线通信のタfuさを改善することにより、途切れることのない情报伝送や远现在操作隔の実という非连続イノベーションを达成したところに意义があります。

 未来通过推广实用化,有望大幅提高发生大规模灾害时通信手段的稳定性,并对基础设施和设备检查产生广泛的连锁反应。

 


研究背景和历史

 使用无线电波的无线通信通常用于操作员远程控制在大范围内移动和操作的机器人。然而,如果机器人绕过厚墙、建筑物、树木或山等障碍物的另一侧(视线之外),无线电波将被阻挡,通信将被切断,从而无法远程控制机器人。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端发送的位置和方向等数据也将不再被接收。

 作为解决此问题的对策,ad-hoc 多跳通信 (※1)技术是存在的,但大多数直接基于主要为互联网设计的无线LAN技术,因此不适合控制,并且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通信路径经过多个机器人并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则通信会中断一次,在那段时间控制会停止。考虑到人类无法进入的灾难现场,无法远程控制或通信中断可能会对机器人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迄今为止,许多机器人都使用 24 GHz 频段来控制无线电波,该频段不需要无线电台许可证,而且设备价格便宜。然而,该频段不仅用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中标准配备的无线局域网,还用于微波炉等,存在干扰风险,并且存在容易被障碍物阻挡或衰减的问题。

研究内容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通信方法技术,即使目标机器人放置在无线电波被障碍物阻挡的视线之外,也可以通过构成网络的其他机器人对目标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和状态监控(遥测)(图1)。

通过使用该技术,即使操作员和机器人位于视线之外,我们也可以利用无线电同时向多个站传输的事实,并通过中继站通过多个通信路径冗余地传输控制数据和遥测数据,从而可以不间断地远程控制机器人。

实现该技术的关键是,我们从根本上回顾了无线LAN等现有通信方式,设计并开发了一种专门用于“机器人控制”的新通信程序(访问控制协议),以“中继传输”为前提,实现了响应延迟时间短和通信信号之间的互不干扰。具体来说,采用机器人控制的“时分多址”方法,提前为每个路径(例如控制站和中继器之间)分配交换通信信号的定时。站、中继站与中继站之间、或者中继站与机器人站之间,可以使得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隙更加高效。此外,与无线LAN等依赖于终端之间自由竞争的访问控制协议不同,可以保持恒定的响应延迟时间以确保通信路径,并且即使通过中间中继站也可以保持机器人接收到的控制数据的“新鲜度”。

另外,传统的通信方法主要假设终端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不经常移动,并且为了即使花费时间也发送所有必要的数据,在开始通信之前搜索并设置中继路由。该技术消除了这一步骤,简化了移动终端的控制过程。具体来说,作为机器人控制的中继方法,我们首次采用了一种方法,其中通过不同路径接收的所有信号始终使用上述时分多址方法接收,并且在接收侧仅接收较强的信号。通过这些技术,中继站的响应延迟时间根据情况从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不等,而新开发的设备已将控制数据传输周期缩短到50毫秒以内。※2),可以避免控制不稳定,并消除因机器人移动而改变中继路径时发生的通信断开情况(※3)。

 所开发的无线设备(图 2 和图 3)在两个方向上使用 920MHz 频段来传输控制信号和遥测信号。该频段距离较远 (※4),与24GHz频段的Wi-Fi一样,它需要无线设备的技术标准合规性认证,但不需要无线站许可证或无线运营商资质,而且设备的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便宜。此外,本次演示实验所使用的无线设备也获得了技术标准符合性认证。此外,还建立了安全共享无线电波而不会相互干扰的标准,从而降低了干扰风险。

为了验证这项技术,NICT和AIST利用原型设备进行了室外现场演示实验,成功演示了对操作者视线之外的小型四轮机器人的稳定遥控及其遥测信号的接收。中继装置安装在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上,悬停在大约20m到30m的高度(※5),通过它我们构建了一条与小型四轮机器人的无线通信线路(图4和图5)。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其他地方有任何技术可以通过无人机控制其他机器人,并且即使中继路线中途改变也能防止通信被切断。

未来的挑战和前景

 这次进行的演示实验中,控制目标是地面上的小型四轮机器人,但未来我们计划将控制目标扩展到飞行的无人机。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的可靠性,除了用于紧急备份的920MHz频段外,我们还计划将无线设备扩展到包括信道数量有限但能够更远传输无线电波的VHF频段(300MHz以下)。

 所开发的技术预计不仅可用于灾难期间的机器人调查,例如无线电波难以传播的建筑物内部或附近,而且还可用于山区低空无人机飞行监测调查和货物运送等应用,并且有望成为实现多个机器人和无人机自主协作以形成高可靠无线网络的系统的基础。

参考图

系统概念图
图1系统概念图
(厚墙、建筑物、树木、山脉等会阻挡和衰减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无线电波)
即使在有障碍物(视线之外)的环境中也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 )

原型无线设备的照片
图 2 原型开发的无线设备

原型无线设备的照片
频率
920MHz频段
(指定低功率无线电台)(※6
发射功率 小于 20mW
传输速度 最大约 100kbps
尺寸
(不包括天线)
96毫米×93毫米×317毫米
重量
大约。 155克
(不包括电池)
连续运行时间 约7小时
  配备中继站的无人机照片
图 3 原型开发的无线设备
(控制站、中继站、受控站通用规格,电池供电)
 
图4 配备中继站的无人机
(迷你测量师)※7))

现场演示实验照片
图5 现场演示实验
(2016 年 5 月 18 日至 6 月 2 日在东北大学青叶山校区进行,由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转播,
我们已经证明可以控制和监控操作员视线之外的小型四轮机器人。 )


术语解释等

※1
一种通信方法,其中通信设备以无线方式自主连接,或者多个通信设备像斗链一样链接在一起。[返回来源]
※2
这个值可以根据机器人操作员关心的是响应速度还是数据量来设置。[返回来源]
※3
使用这种开发的设备,改变中继路由所需的时间小于50毫秒,并且可以将这段时间内丢失的数据保持在最低限度。[返回源]
※4
如果使用全向天线进行发射和接收,则地面或太空距离约为1公里。[返回源]
※5
实验中的无人机飞行是根据修订后的民用航空法(2015年12月10日颁布)进行的。[返回来源]
※6
总务省认定的不需要许可证的无线站之一[返回来源]
※7
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所制造[返回来源]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