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16/07/07

米乐m6官方网站 制作越后平原地质图,作为防灾减灾的基础数据

-首次公开新泻市区软土地基及附近活动断层分布-

积分

  • 一张地质图涵盖了日本最大冲积平原越后平原的地形、地层、活动断层等
  • 使用新的显示方法详细解释世界上最厚的冲积矿床之一(超过160 m)的分布和特征
  • 希望用于区域性地震防灾措施(强地震动、海啸、液化)等


摘要

米乐m6官方网站[理事长中钵良二](以下简称“AIST”)地质信息研究部[研究部主任牧野正彦]和国立大学法人新泻大学[校长菅田高桥](以下简称“新泻大学”)位于新泻县越后平原区域地质研究报告(1/50,000地质图宽度) 《新泻和内野地区的地质》(作者:鸭井幸彦、安井健、浦部敦)出版。越后平原的面积和体积为日本第一冲积土组成的平原,这份研究报告有望在未来学术和社会上得到使用。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松软的地面由冲积层组成的新泻市区表层(深达 5 m)的成分分布地质图'' 以前,冲积层成分被分为五类,但在这张地质图中,它们被分为二十种类型,让地面成分的详细信息一目了然。该研究报告将作为基础资料,为新泻市内工业区、地震、海啸、液化等引起的强烈地震动做出贡献。此外,该地质图中所示的沿海地区表层土壤的分类和表示方法预计将应用于日本其他地区的地质图中。该地质图附带的手册详细说明了该地区的地表和地下地质信息,以及资源产业的发展情况、地质灾害的历史以及与地质的关系,可作为新泻市地区的地质数据库。

“新泻和内场”地质图宽度图像
“新泻和内场”地质图宽度
上半部分是显示表层成分的地质图,下半部分是显示地下成分范围的剖面图。


发展的社会背景

 日本AIST地质调查所一直在对全国各地的地质进行调查和研究,基本上以1:50,000的地形图剖面(简称“图幅”)公布结果。近年来,人们对地下地质信息的呈现特别感兴趣,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城市所在沿海平原地震防灾和地面防灾的基础信息。然而,就迄今为止可用的地质图的范围而言,还没有足够的努力专门研究沿海地区的地质(例如平原)以及将其表达为有助于防灾的地质信息的方法。

 1964年(昭和39年)新泻地震造成的地震震动和液化使新泻市区遭受了巨大破坏,导致许多建筑物倒塌,并发生了大规模炼油厂火灾。此次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范围内地下地质信息编制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包括新泻市在内的沿海、平原地区地下地质信息的发布,无论是从防震防灾的角度,还是从城市地区土地利用的角度,都令人期待已久。

研究历史

 产业技术研究院出版的地质图以阐明当地地质环境、回馈社会为目的,一直在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出版地质图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利用。现行的《新泻·内野》地质图除了地质信息的基本表现外,还专门表现防灾减灾的基础数据。该地质图是通过与当地新泻大学、地方政府和私营公司的信息共享和联合研究而制作的。自2004年中越地震和2007年中越冲地震以来,AIST一直致力于研究阐明越后平原沿海地区(包括陆地和海域)的地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有助于了解过去地壳变形历史和未来防灾措施的地质数据。其中许多研究成果也被收录在《新泻和内野》地质图中。

研究内容

 在这张“新泻和内场”地图中,冲积地层以前被分类并显示为大约五种类型,现在试分为二十种类型。这样一来,有关地面成分的详细信息一目了然。越后平原的冲积层是世界上最厚的冲积层之一(超过160 m),但软冲积层越厚,地震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就越强。这次,我们审查了新泻市地区近 7,000 个钻孔的数据,并创建了地下结构的水平和垂直扩展的地下横截面图。

 这种将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表地质表现在地质图上,让人一目了然的方法,堪称开创性的范例。公开城市地区地表地质的实际状况被认为有助于考虑灾害环境的有效土地利用,也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图1所示为新泻市龟子市软土地基分布情况。越后平原的特点是,海洋一侧有一系列与海岸线平行的沙丘,内陆一侧和沙丘之间有湿地。构成沙丘的沙质地面比较坚硬(N值为 20 或更大),而湿地由松软的腐殖土组成(N 值为 0 至 1)。此类地面信息的披露被认为可以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

新泻市区软土地基分布图(粉色)
图1 新泻市区软土地基分布(粉红色)
黄色表示沙丘排的沙子,粉色表示湿地的腐殖土。该点是零米区。

 这次是在越后平原的西边活动故障的《角田弥彦断层》根据相关研究首次以1:50,000地质图形式出版。图2显示了角田弥彦断裂的分布。该活断层的活动对新泻市地区的强震、海啸和液化的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地质图附带的说明显示了断裂带的分布和活动历史,这是有助于新泻市地区区域防灾的基本信息。有关城市地区活断层分布和活动历史的信息被认为导致了对地质图作为防灾规划基础数据的新需求。

平原西缘角田弥彦断层(南北延伸的断线)示意图
图2 平原西缘角田弥彦断层(南北延伸的虚线)
它位于陆地地下并延伸至海洋。向南一直延伸至长冈平原。

未来计划

 继续发布全国基础地质信息。此外,以最近制作的新泻市地区地质图为案例,推动人口集中的沿海平原地区的地质信息公开,推动地质图的公开,使其作为基本防灾资料返回社会。



术语解释

◆区域地质研究报告、地质图宽度
AIST将全国各地区地质调查的地质信息按照日本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的划分,作为区域地质研究报告(俗称地质图宽度)出版。它由一组显示地质图和说明的图纸组成。[返回来源]
◆冲积层
大约 20,000 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之后沉积的地质层。平原地区的冲积层由松散的沉积物组成,通常被称为软土。由于新泻地区属于地面沉降地区,越后平原沉积了超过160米厚的冲积层。该厚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厚的厚度之一(关东平原约 60 m)。由冲积物构成的平原称为冲积平原,越后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冲积平原。[返回来源]
◆软土
构成生存环境的地面中,评价地层硬度的指数(N值)较小的松散、松软的地质地层的总称。一般来说,对于软土地基,人们会担心地面沉降、地震期间地震运动的放大以及液化。[返回来源]
◆地质图
一张地图,显示表土下分布着哪些类型的岩石和地层。它们不仅用作学术材料,而且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土地利用、资源勘探、工业选址、防灾和环境保护。[返回来源]
◆N值
N值是根据标准渗透测试表示地面强度的值。值越高,越硬,值越低,越软。该值是用 635 ± 05 kg 的锤子在 76 ± 1 cm 的自由落体中驱动测试采样器 30 cm 所需的撞击次数。[返回来源]
◆主动故障
“断层”是由地震等地壳运动在岩石或地层中产生的裂缝。在断层中,“活动断层”是指已经反复活动了数十万年并预计未来将继续活动的断层。越后平原的角田弥彦断层大约每 1000 年就会活动一次,最近一次活动被认为发生在 9 世纪。[返回来源]



联系我们

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