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行政机构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会长野间口裕](以下简称“AIST”)柔性电子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蒲田敏秀]研究中心副主任长谷川龙夫、高级研究员山田重一、AIST特别研究员峰割博美等人是新成员喷墨打印方式到纸张上的任意位置有机半导体单晶我们开发了一种制造薄膜的技术。这项技术对于平板显示器等大面积电子设备至关重要薄膜晶体管(TFT)的性能与使用传统印刷方法生产的有机TFT相比,其性能提高了100倍以上。此外,我们还利用大学间研究机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的设施确认了薄膜的单晶性。
使用印刷法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可印刷电子技术)有望成为一种近期技术,能够实现轻、薄、即使掉落也不会损坏的信息和通信终端设备(柔性设备),并实现资源节约型和节能型制造。这次,我们通过交替打印溶解有机半导体的墨水和促进有机半导体结晶的墨水的微滴的新方法(双射喷墨打印方法),成功地制作了分子水平上平坦的有机半导体单晶薄膜(图1)。采用该技术制造的有机TFT移动性高达 313 厘米2/Vs 并用于当前的 LCD 显示器非晶硅表现出明显超过 TFT 的性能。此外,其性能比使用传统印刷方法制造的有机TFT高出100倍以上,使其成为世界上性能最高的有机TFT。这项技术有望大大加速柔性器件的研发。
该结果详情请参阅英国学术期刊自然2011年7月14日(日本时间)。
(参考网址: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0313html)
 |
|
图1 使用新型喷墨印刷方法在不同位置形成的有机半导体单晶薄膜
|
在纸张上再现文本和照片等图像的印刷技术作为一种可应用于电子设备制造的技术而备受关注,该电子设备可在纸张上绘制并形成微米(μm)级的微小电子电路。例如,真空薄膜沉积技术光刻印刷技术的应用将消除在制造显示器等大型电子设备时对消耗大量电力的大型真空设备的需求。此外,塑料片材的使用将催生出轻、薄、跌落时也不易破碎的柔性设备,预计将在未来彻底改变电子行业。
为了实现这种可印刷电子技术,需要使用印刷方法来制造TFT,这对于诸如平板显示器的大面积电子设备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强烈需要使用印刷方法来显着提高TFT的性能。半导体只有在原子和分子有序排列时才能发挥其性能,但决定可印刷电子技术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利用印刷方法将微滴施加到薄片上形成高度均匀的半导体层。
AIST 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开发,旨在实现可印刷电子技术。作为这项努力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在进行有机半导体的研究和开发,有机半导体是最适合可印刷电子技术的半导体材料,因为它们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良好,并且适合在室温和压力下进行器件加工。有机半导体是结晶高低分子材料虽然可以实现更高的器件性能,但由于液滴内部的对流和随机结晶,难以控制半导体从溶液中的沉淀,并且使用普通的印刷方法形成均匀的半导体层被认为极其困难。这次,我们开发了一种双射喷墨打印方法,使用两种墨水交替打印微滴:一种墨水溶解有机半导体,另一种墨水促进有机半导体结晶,并制造出具有分子水平平坦度的单晶半导体薄膜。用于原型半导体单晶薄膜的有机半导体C8-BTBT由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提供,是半导体单晶薄膜X射线衍射测量在 KEK 同步辐射研究设施光子工厂进行同步加速器辐射被使用了。
这项研究得到了独立行政机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产业技术研究补助金项目(2008-2018)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尖端研究开发支援计划“强相关量子科学”(2009-2019)的支持。
图2所示为采用新开发的双射喷墨印刷方法生产半导体单晶薄膜的示意图。有机半导体C8-使用两种类型的墨水:含有BTBT的半导体墨水和结晶墨水,并从两个喷墨头施加。首先,从第一喷墨头施加结晶墨水,然后从第二喷墨头将半导体墨水施加到结晶墨水上,以在片材上形成微观混合液滴(液滴的总体积约为3纳升)。在混合液滴内部,立即产生有机半导体过饱和状态变为12202_12330|,半导体晶体在液滴表面开始缓慢生长。最终,半导体晶体覆盖整个液滴表面。最终获得的薄膜根据条件不同,厚度为30至100纳米(nm),均匀性极高,并且表面在分子水平上平坦。另外,提前在表上亲水/疏水表面处理液滴的形状来控制半导体晶体的生长方向。获得这样的结晶性薄膜所需的处理温度为30℃以下,具有可以在室温附近形成的特征。这样,通过使用两种类型的墨水分别进行半导体晶体生长和溶剂蒸发,我们能够在任何位置可重复地创建厚度高度均匀的半导体薄膜,这是传统印刷方法难以做到的(图1)。
 |
|
图2 双射喷墨印刷法形成半导体单晶薄膜的概念图
|
当我们使用同步加速器辐射对制造的有机半导体单晶薄膜进行 X 射线衍射测量时,所有衍射点都观察到清晰的斑点(图 3)。这表明半导体薄膜具有高结晶度。另外,通过衍射点分析获得晶胞是 C8-与BTBT的晶胞一致。另外,适合观察各向异性晶体十字尼科尔显微镜观察所制造的半导体薄膜时,我们发现当薄膜绕垂直于表面的轴旋转时,整个半导体薄膜的颜色均匀地从浅到深变化(图4)。从这些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整个半导体薄膜是单域单晶组成。此外,当使用光学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半导体单晶薄膜时,观察到间隔为数μm至数十μm的条纹图案(图5)。这个条纹图案是C8-由于对应于BTBT半导体一个分子层厚度的台阶,是半导体单晶薄膜所特有的台阶露台结构
 |
|
图3有机半导体单晶薄膜的X射线衍射照片。平面之间(顶部)和平面内(底部)。
|
 |
|
图4有机半导体单晶薄膜的正交尼科显微镜图像
|
 |
|
图5 用光学显微镜(左)和原子力显微镜(右)观察 有机半导体单晶薄膜的阶台结构
|
这次制备的有机半导体单晶薄膜上的电极(金)栅极绝缘层(有机聚合物层)形成并制造场效应晶体管(图6左)。这个晶体管饱和区域高达 313 厘米2/Vs(平均164厘米2/Vs)。该器件性能与当前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非晶硅 TFT 类似(约 1 cm2/Vs),是采用传统印刷方法生产的有机TFT性能的100倍以上,是全球有机TFT最高的性能值。开/关比是 5 到 7 位数字,亚阈值斜率约为2V,阈值栅极电压约为10V。传输特性中的电流迟滞几乎看不见,并且正向和反向扫描之间阈值栅极电压的变化小于 01 V。此外,还发现即使在空气中放置8个月后,性能劣化仍保持在10%以下。
如上所述,通过开发使用两种墨水交替打印微滴的双射喷墨打印方法,我们成功地打印了具有高膜厚均匀性的有机半导体薄膜,这一直是可打印电子技术的主要问题,并显着提高了使用它的有机TFT的性能。
 |
|
图6 场效应晶体管示意图及传输特性测量结果
|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打印条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此外,结合金属布线、电极等印刷方法的制造技术,通过全印刷实现高性能有源背板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