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KEN 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 Yasunobu Nakamura; Katsuya Kikuchi,米乐m6官方网站3D集成系统组研究组组长; Hirotaka Terai,国立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超导ICT实验室主任;大阪大学(研究生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生命研究中心主任北川胜宏(研究生院) 2023年3月27日,由藤井圭介(工学研究生院教授)、副主任藤井圭介(工学研究生院教授、RIKEN量子计算理论研究组组长)、富士通株式会社董事佐藤信太郎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量子研究所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研究所的特别研究员Hiroki Tokunaga将于2023年3月27日开展一项研究项目。量子计算机[1]到云端并开始从外部使用它。
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扩大国内量子计算平台的使用。
为了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计算、通信、测量等信息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世界各地正在对处理量子信息的技术进行研究。 RIKEN于2021年成立了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正在进行量子计算的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
这一次,联合研究小组将朝着利用量子计算机构建量子计算平台迈出一步。超导方法[2]第一台国产量子计算机。此外,使用这台机器,我们启动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外部使用的云服务。目前,用户将通过与RIKEN的联合研究协议来完成使用程序。
这项“量子计算云服务”是国内大学、企业等研究机构合作实现的。这项服务不仅可以培养国内量子信息研究研发阶段的人才,而且可以为国内以信息技术领域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来源。

RIKEN 正在开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量子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为众多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量子叠加[3]、量子纠缠[3]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20世纪末以来迅速发展的量子信息科学来看,人类尚未完全掌握量子力学。因此,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研究和开发,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计算、通信和测量等技术领域,并带来传统技术所没有的先进性能。
理化学研究所于2001年成立了宏观量子相干研究组,由蔡兆深博士(现任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超导量子模拟研究组组长)领导,开始了量子信息科学的相关研究。此后,研究工作在多位研究人员的参与下不断取得进展,并于2021年在中村康信博士的指导下发展成为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
在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我们不仅基于超导量子计算机,而且还基于各种物理系统进行硬件研究,例如古泽明博士(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副主任、光量子计算研究小组组长)等人正在研究的光学方法、Seigo Tarucha博士(半导体量子信息器件研究小组小组长)正在研究的半导体方法以及使用真空中的原子。此外,量子计算理论、量子算法、量子架构等软件研究也在同时取得进展,我们正在量子计算机领域进行广泛的研发。
2021年,我们与富士通株式会社在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内共同建立了“RIKEN RQC-富士通协作中心”。我们还致力于研发,整合双方所掌握的计算技术和量子技术的应用知识,并在2023年底前发布用于工业应用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在这个合作中心获得的知识将被运用到这次即将推出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中。
本次发布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是量子位[4]的 64 量子位集成电路该器件有两个特点:“二维集成电路”和“垂直布线封装”。
在二维集成电路上,排列成正方形的四个量子位通过连接相邻量子位的“量子位间耦合”连接(图 1 的右上)。此外,方形内部还放置了“读出谐振器”和“多读出滤波器电路”。通过在二维中排列这些由四个量子位组成的基本单元,可以创建量子位集成电路。这种 64 量子位集成电路由 16 个功能单元组成,形成在 2 厘米见方的硅芯片上(图 1)。

图1 64量子位集成电路芯片
(左)执行量子计算的 64 量子位二维集成电路芯片。它被设计为由 16 个基本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单元由 4 个量子位组成,由于超导氮化钛薄膜而发出金色光芒。
(右上)由四个量子位组成的基本单元的示意图。量子位排列在正方形的四个角,读出电路放置在中心。
(右下)构成量子位的约瑟夫森结的电子显微照片。
此外,有必要设计出控制每个量子位和读出线路的方法。这是因为,当在与量子位相同的平面上进行布线时,将布线引出到外部的边的长度对于芯片内部排列的量子位的数量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采用了垂直布线封装方法,其中排列在二维平面上的量子位的布线垂直于芯片耦合。我们还在开发一种布线封装,可以将所有布线连接到量子位集成电路芯片上(图2)。
这些特征“二维集成电路”和“垂直布线封装”具有高度可扩展的系统配置,可以轻松增加量子位的数量。这使得在不改变基本设计的情况下支持未来的规模化成为可能。

图2 垂直布线封装
(左)垂直布线的概念图。量子位的控制/读取接线通过信号接触探针垂直连接到芯片。微波信号通过该布线发送和接收。
(右)附有量子位集成电路芯片的布线封装。
用于控制量子位的信号是以微波频率(8 至 9 GHz)振荡的电压脉冲(图 3)。然而,每个量子位需要不同频率的微波,因此联合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可以产生高精度和相位稳定的微波脉冲的控制装置,以及使用它来控制量子位的软件。

图 3 量子位控制器
一种量子比特控制装置,由微波信号振荡器和接收器组成。这款 64 量子位量子计算机使用 96 条输入线和 16 条输出线进行量子计算,以进行控制和读出。
这次,RIKEN 将提供“量子计算云服务”,以便您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这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图 4)。任何研究人员或工程师都可以申请用于非商业用途,以促进和发展量子计算等研究和开发。不过,目前使用程序将通过与 RIKEN 的联合研究协议进行。通过连接理化学研究所外部的云服务器,用户将能够向超导量子计算机发送作业并接收计算结果,超导量子计算机可用于符合联合研究目的的用途。

图4 用户接入超导量子计算机概念图
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网络界面上发送和接收作业。
联合研究小组正在进一步进行系统开发,例如增加稀释冰箱内的布线密度(图 5),以便能够使用更多量子位进行量子计算操作。还有超导量子计算机NISQ[5]在提供其作为应用平台测试平台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必要的研发,进一步完善公开设备。
通过发布此量子计算云服务,我们将通过深化与量子软件开发商、量子计算研究人员和企业开发人员的合作,进一步加速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图 5 64 量子位超导量子计算机稀释制冷机内的接线
64量子位集成电路芯片放置在中央圆柱形磁屏蔽内部,并连接控制线和读出线。在操作过程中,芯片周围的区域必须冷却至约10 mK(约-273°C),因此整个芯片被放置在真空隔热容器内,并使用稀释制冷机进行冷却。
从首次在固态设备中演示量子位到现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在过去 20 年中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要像使用传统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一样自由地在任何地方使用,还需要很长的开发周期。未来,我们计划以高度可扩展的集成电路(图6)为主要技术,实现100量子位、1000量子位等里程碑。另外,为了未来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机并在社会上落地,我们将开发集成100万量子比特的技术。纠错/容错量子计算[6]的实现

图6 未来量子比特集成电路示意图
通过在平面上周期性地排列由四个量子位组成的基本单元,可以增加集成量子位的数量。上图是 64 个量子位的未来投影,进一步以 4x4 格式排列,形成 1,024 个量子位。
RIKEN 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 中村康信
(超导量子电子研究组组长)
中心副主任万津新一
超导量子电子研究团队
研究员 Shuhei Tamate
高级技术人员Koichi Kusuyama
超导量子电子学协同研究单位
单位领导阿部荣介
超导量子计算系统研究单位
队长田渊裕
米乐m6官方网站,器件技术研究部,3D集成系统组
研究组组长 Katsuya Kikuchi
国立信息通信研究所、未来ICT研究所、神户前沿研究中心
超导ICT实验室
寺井弘隆队长
研究技术员 Yuji Hishida
大阪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生命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北川克宏教授
(工程科学研究生院,教授)
副主任/藤井圭介教授
(工学研究生院教授,理化学研究所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心量子计算理论研究组组长)
副中心主任/副教授 Makoto Negoro
特聘副教授三好武文
(Etrees Japan 有限公司董事)
猿渡俊介副教授
(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副教授)
特聘研究员(全职)增本直之
富士通有限公司富士通实验室量子研究所
导演佐藤慎太郎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实验室
特别研究员德永由纪
铃木康成研究员
这项研究得到文部科学省光学与量子飞跃旗舰计划 (Q-LEAP) 的支持,“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研究代表:中村康信)拨款号 JPMXS0118068682”(RIKEN、大阪大学、富士通有限公司、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日本大学东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东北大学、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东芝公司、三菱电机公司、NEC公司、QunaSys公司)“通过智能量子设计进行量子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研究代表:藤井圭介)资助号JPMXS0120319794”(大阪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日本电报电话公司、Etrees Japan In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ERATO“Gyo Nakamura”该项目得到了视觉量子机器项目(研究主管:Yasunobu Nakamura)、共创空间形成支持计划(COI-NEXT)和量子软件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Katsuhiro Kitakawa)的支持。
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公共关系部新闻室
电话:029-862-6216、传真:029-862-6212
电子邮件:hodo-ml*aistgojp(使用前请将*更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