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发布日期:2023/04/18

mile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v 过去的地磁探测表明锰结核的旋转

-阐明球形海底资源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在深海底滚动并埋藏-

积分

  • 证明锰结核由于过去记录的弱地磁场而在生长过程中旋转
  • 评估深洋流和海底地形对锰结核旋转的作用,以及旋转对内氧化状态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有望为海底矿产资源评价、深海底流变化预测做出贡献

概览图

(左)太平洋海底地形和采样点(红色方块)。黄色圆圈是迄今为止已确认锰结核的位置(Dutkiewicz et al, 2020)。 (中)用盒式取芯器收集的锰结核。 (右)从上方拍摄的用于分析的锰结核样品的照片(白色标记垂直向上)。
*使用原始论文中引用或修改的数字(知识共享许可 CC-BY-NC)。

摘要

米乐m6官方网站(以下简称“AIST”)、地质信息研究部、全球变化历史研究组、高级研究员小田博国以及国立大学法人高知大学(以下简称“高知大学”)研究生片田涉、臼井明教授、村山正志教授、山本雄二教授均从南太平洋彭林盆地采集锰结核自然剩磁我们从方向重建了过去的姿态,并表明该样本绕旋转轴缓慢旋转。

锰结核在深海海底以每百万年几毫米的缓慢速度生长(Verlaan 和 Cronan,2022)。尽管它们形成于数百万年前,但大多数仅一半暴露在沉积物表面(Usui和Ito,2004)。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清楚为什么锰结核能够继续存在于沉积物表面而不被完全掩埋。本研究利用过去的地磁记录,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锰结核形成过程中的旋转、旋转的原因以及旋转对锰结核内部氧化态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详情将于 2023 年 2 月 28 日公布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系统


发展的社会背景

锰结核大量分布在沉积物表面,含有锰、铁等有用元素,以及镍、铜、钴等,作为海底矿产资源的高价值而备受关注。对于锰结核,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管理下,日本等国已设立矿区并正在进行勘探活动。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阐明锰结核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地点,锰结核是有用的海底矿物资源。

 

研究历史

日本产业技术研究所地质调查所自其前身产业科学技术地质调查机构以来,一直致力于资源和资源开发的基础研究,包括海底矿产资源。对深海底锰结核的研究始于1972年,1974年至1983年在北太平洋中部和南太平洋海域利用博丽丸号研究船(Mizuno,1982)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使用 1983 年 GH83-3 巡航期间在南太平洋 Penryn 盆地采集的锰结核样本(Usui 等,1994)。

这项研究和开发得到了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资助金“通过琉球地层石灰岩的古地磁和岩石磁分析重建高分辨率地磁场和气候变化(2020-5 财年)”和“利用磁显微镜重建地核形成前后的地磁场并阐明它对地球生命历史的影响(2023 财年-6 财年)”。

 

研究内容

分析锰结核记录的过去的微弱地磁超导量子干涉装置的岩石磁力计被使用了。锰结核表面样本记录的自然剩磁方向与当前地球磁场方向相匹配。另一方面,证实了锰结核中记录的自然剩磁方向从表面到中心连续变化,并且它们位于一个大圆上(图1)。这表明锰结核绕着这个大圆的极点旋转,并且磁化强度也随之被连续记录。

图1

图1(左上)从锰结核中切出两个正交块(A、B)。此外,从块(A、B)的顶部切出样品(A、B)并分成五层和五列。样品B的划分显示在中上行。对于样品B,五层中的每一层进一步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 (底行)从右到左,从最深层(第5层)到表层(第1层),上半部分的自然剩磁方向(磁化方向)用箭头表示(向上的方向为北)。全部位于水平面上方(负倾斜角,在南半球)正磁极周期),箭头越长,越接近水平。 (右上)f行从最深层到表层的磁化方向以等面积投影图(黑色圆圈)显示。空心圆圈表示水平面上方。红线是大圆回归的结果,红圈是大圆的极点。通过绕极旋转磁化方向,使最接近中心的样品磁化方向指向北,恢复了蓝色圆圈。

*使用原始论文中引用或修改的数字(知识共享许可 CC-BY-NC)。

研究中使用的锰结核源自富氧的深洋流 (南极海底洋流)影响的深海海底小山脚下的缓坡上(左轮廓图中的红色方块)。旋转的可能驱动力包括(1)深海海底底栖生物的搅动,(2)深海流的水压,以及(3)斜坡上的向下重力。 (1)难以连续同方向旋转,(2)水压不足。由于坡度平缓,(3)中的重力也不足。由于仅用这些力很难解释,我们假设(2)和(3)的组合是一个因素,沉积物在深流下游被卷起并移走,使其逐渐向深流下游侧(东北倾方向)旋转。

图2示出了从自然剩余磁化方向恢复的锰结核的姿态随时间的变化。人们认为,由于旋转,锰结核周围沉积物升起的一侧暴露在海水(富氧深水)中,从埋藏在沉积物中的贫氧环境迅速转变为氧化环境。

图2

图2 从左到右,这是锰结核在旋转开始时、旋转50%后、旋转结束时的姿态示意图。顶行显示顶部视图,底行显示侧面视图(沿顶行蓝色箭头的方向)。

*这是对原始论文中的数字的引用或修改(知识共享许可CC-BY-NC)。

通过低温磁分析等发现锰结核磁铁矿包括颗粒。此外,磁铁矿颗粒被氧化磁赤铁矿,并且锰结核的中心被氧化得特别强。另一方面,铍同位素分析被发现已有800万年以上的历史。 770,000 年前的锰结核反磁极周期该样本在形成时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初始剩磁丢失并被替换二次剩余磁化被收购了。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认为磁铁矿是通过暴露在富氧的南极底流中并在低温下被氧化而获得二次剩磁的。也可以说,锰结核的旋转创造了一个由富含沉积物的区域和富含源自海水的氢氧化锰和氢氧化铁的区域混合而成的层向各个方向均匀生长的环境。这也会影响锰结核中所含元素的分布,因此旋转运动在评估海底矿产资源时被认为很重要。

图3

图3 锰结核样品中心稍外侧的薄片的分析结果(B 块)。从左到右依次为光学图像、锰分布、硅分布和低矫顽力系数分布。使用光学扫描仪获得光学图像,锰和硅的分布为荧光 X 射线扫描仪,与AIST、金泽工业大学及相关公司共同开发低矫顽功率因数扫描 SQUID 显微镜获得低矫顽力系数为矫顽力表示低磁性(小于01T(特斯拉))矿物的比例。

*原论文(知识共享许可CC-BY-NC)中的数字被引用和修改。

图3中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锰结核区域。每幅图中由白虚线和白实线包围的区域分别是含有大量沉积物的区域和含有大量源自海水的氢氧化锰和氢氧化铁的区域的代表性示例。具有高低矫顽力的区域对应于具有大量沉积物的区域。沉积物多的地区有很多空隙,这些空隙成为富氧海水从外部通过的通道。认为由于大量海水的侵入,磁铁矿向磁铁矿的氧化进行得很彻底,两磁性层之间产生的应力被释放,导致矫顽力降低。就磁铁矿而言,已知内应力越高,矫顽力越高。

 

未来计划

未来,我们将利用同一海域的其他样本和不同海域的样本来验证锰结核旋转运动的普遍性。此外,我们还将阐明旋转对锰结核内部氧化态和结构的影响以及生长过程的细节,为海底矿产资源评估和深海流变化等全球环境预测做出贡献。

 

论文信息

已出版的杂志: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系统
论文标题:南太平洋彭林盆地铁锰结核的旋转,由地球磁场追踪
作者:小田博国、片田渡、臼井明、村山雅文、山本雄二
DOI:101029/2022GC010789

 

引用的参考文献

  • Dutkiewicz, A、Judge, A 和 Müller, R D (2020)。全球海洋深海多金属结核发生的环境预测因子。地质,48(3),293–297。https://doiorg/101130/G468361
  • Atsuyuki Mizuno (1982) 日本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地质新闻,337, 57-69。https://wwwgsjjp/data/chishitsunews/82_09_07pdf [PDF:22MB]
  • 奥兹德米尔。 Ö, & Dunlop, D J (2010)。部分氧化磁铁矿纳米颗粒低温剩磁循环中磁赤铁化的标志。地球物理研究杂志、115(B2)、B02101。https://doiorg/101029/2009JB006756
  • 臼井 A 和伊藤 T (1994)。埋藏在 DSDP/ODP 核心内的化石锰矿床,第 1-126 段,海洋地质, 119, 111-136.
  • 臼井 A、野原 M、奥田 Y、西村 A、山崎 T、斋藤 Y、宫崎 M、鹤崎 K、山崎 T、原田 K 和 Lee, C (1994)。南太平洋彭林盆地 GH83-3 游轮的轮廓。日本地质调查所游轮报告, 23, 1–17https://wwwgsjjp/data/cruise-rep/23-01pdf [PDF:956KB]
  • 宾夕法尼亚州韦尔兰&克罗南,DS(2022)。太平洋资源级海洋铁锰结核和结壳的起源和变异:生物地球化学和物理控制综述。地球化学, 82(1), 125741. https://doiorg/101016/jchemer2021125741
 

查询

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地质信息研究部全球变化史研究组
高级首席研究员 Hirokuni Oda 电子邮件:hirokuni-oda*aistgojp(发送前请将 * 更改为 @。)


术语表

锰结核(锰结核)
在深海海底缓慢生长的球形凝结物。它是围绕核心凝结的氢氧化锰和氢氧化铁的同心层,核心可以是微化石壳、鲨鱼牙、玄武岩或其他已形成的结核碎片。尺寸一般为直径5厘米至10厘米左右,范围从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微小颗粒到大于20厘米的颗粒。[返回来源]
自然剩磁
沉积和岩石冷却过程中地质构造和岩石中所含磁性矿物记录的地球磁场。就火成岩而言,其中包含的磁性矿物的温度低于居里温度(例如磁铁矿 Fe3O4,585℃)以下时,将此时地球磁场的方向记录为自然剩磁。就沉积岩而言,当岩石中包含的磁性矿物颗粒由于与周围矿物接触或固结而不再能够旋转时,就会记录到地球磁场。就锰结核而言,在层状生长时被吸收的磁性矿物利用与沉积岩类似的原理记录地球磁场。当地球上生长的磁性矿物晶体的尺寸超过临界值时,也可以记录地球的磁场。[返回来源]
国际海底管理局
组织和管理深海海底活动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94年11月16日,主要目的是管理深海海底的矿物资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其定义为“人类的共同财产”。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的所有缔约国均为会员国。英文名称是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ISA)。[返回来源]
南极海底流
南极洲周围南大洋中出现的大量水。它是密度最大的水团,存在于与南大洋深度 4000 米相连的所有海洋盆地的 4000 米以下深度。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含氧量高。英文名称为南极底层水(AABW)。[返回来源]
磁铁矿
一种化学成分为 Fe 的氧化铁矿物3O4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很强的磁性。高纯磁铁矿在125 K处表现出被称为Verwey点的磁性相变点。英文名称为magnetite。[返回来源]
磁赤铁矿
一种氧化铁矿物,其化学成分为γ-Fe2O3表现出很强的磁性。在自然界中,铁离子(Fe2+)在低温下溶解和氧化。它已被用作磁带和硬盘的主要记录介质。英文名称为maghemite。[返回来源]
初始剩磁/二次剩磁
地层形成时获得的自然剩余磁化强度称为初级剩余磁化强度,通过随后的加热和变质获得的磁化强度称为次级剩余磁化强度。[返回来源]
超导量子干涉装置
英文名称是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一种基于量子效应的磁传感元件,工作在超导状态,用于测量弱磁场。[返回来源]
正磁极周期/反磁极周期
地球磁场可以用放置在地球中心的条形磁铁来近似,北极对应于磁铁的南极,罗盘的北极指向北方。地球磁场指向同一方向的周期称为正磁极周期。最近一次地球磁场反转发生在 77 万年前。在此之前,北极对应于磁铁的北极,罗盘的南极指向北方。这个时期称为逆磁极时期。在正磁极期间,北半球磁场从水平面(正倾角)向下,南半球从水平面(负倾角)向上。[返回来源]
同位素分析
分析以确定各种元素的同位素丰度和同位素比率。地质样品的年龄可以通过对已知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同位素分析来估计。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质量数为 10 的铍同位素,它们是由大气中的宇宙射线产生的。[返回源]
荧光 X 射线扫描仪
一种分析装置,用X射线照射样品表面,并利用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来检测样品中所含的元素,并将该信息以图形方式显示为表面信息。英文名称为X射线荧光扫描仪。[返回源]
扫描SQUID磁力显微镜
一种使用微小检测线圈和SQUID元件作为磁传感器,在微观尺度上绘制非常接近样品表面的弱表面磁场分布的装置。除了检测地质样品产生的弱磁场外,它还用于无损检测以分析半导体和超导材料,以及检查机械零件的裂纹。[返回来源]
矫顽力
指将磁化的磁性材料恢复到未磁化状态所需的相反外部磁场的强度。外部磁场的单位在磁工程领域是安培每米[A/m],但在岩石磁性领域使用特斯拉[T]。 1 T = 07958×106上午。英文名称为Coercivity。[返回参考源]